宗谱网讯:
深秋的沈阳天高云淡,福陵的一百零八磴石阶在静默中见证了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虔诚祭拜。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晚辈的搀扶下,每一步都踏得缓慢而坚定。他,就是87岁的肇星耀(恒)老先生,一位阔别家乡65年的游子。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胞弟穆尔哈齐的第十三代孙。
这一次归来,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回归,更是一场跨越家族百年变迁的寻根之旅。从太原到沈阳,一条走了65年的寻亲之路。
1960年,肇星耀老先生从大学毕业后,便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使命,离开故乡沈阳,被分配至山西太原一家大型国企。从此,他在三晋大地扎下根来,从技术员到厂长,再到党委书记,在副厅级的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及全部身心。工作的繁忙已经顾不上思乡之情,但退休之后,那缕乡愁却如老酒般愈发浓烈。他甚至将自己的微信昵称叫做“思乡叟”,寥寥三字,道尽了晚年无尽的眷恋之情。
幸运的是,转机出现在2019年10月28日。老先生在网络上搜寻家族历史时,偶然找到了“爱新觉罗宗谱网”,并与网站负责人海青取得了联系。这根穿越时空的网线,重新连接起了他与故乡的血脉。经过细致的谱系核对,老人欣喜若狂地确认了自己正是穆尔哈齐的后人,论辈分乃“恒”字辈。这份迟来的宗脉认证,圆了自己几十年的寻根梦,让他下定决心:必须回家!
2020年10月25日,八十多岁高龄的肇星耀老先生来到辽阳东京陵穆尔哈齐墓前,献上鲜花、供品,行叩拜礼,了却了半个多世纪缠绕在心头的家族世系之谜。
一百零八磴:攀登的是石阶,了却的是夙愿
此次回乡祭祖,行程的核心是前往清福陵拜祭先祖。尽管年事已高、身体不便,但肇星耀老先生坚持要亲自登上那象征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108磴石阶。在宗谱网恒毅、海青的悉心呵护下,老先生走走停停,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襟,却阻挡不了他坚定的步伐。这108磴,他攀登的不仅是高度,更是65年的时光,是游子对先祖的虔诚向往。
当终于抵达陵寝核心的隆恩殿前时,老人肃整衣冠,情绪激动。他虔诚地献上祭品,行三叩九拜大礼,口中用纯正的沈阳话喃喃告慰先祖:“不肖子孙肇星耀,回来了……”这一刻,秋风拂过他雪白的鬓发,仿佛带来了祖先的回应,场面庄重而感人。
肇星耀老先生的家族史,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其家族支脉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先祖嵩高率领,响应皇帝号召自北京返回盛京(沈阳),入住盛京宗室营。清末,宗室营解体,家族迁至小西边门聚居。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老先生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国民党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成员,为抗日前线秘密传递情报,展现了家族的爱国大义。值得一提的是,肇星耀老先生是宗谱网创办10年来,第一位被发现的盛京(沈阳)宗室营后裔。
当天下午,老先生还参观了沈阳故宫,漫步在祖先曾生活过的宫阙之间,触摸着红墙黄瓦,百感交集。为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家人,宗谱网特意举办了温馨的欢迎晚宴。宗亲原市满联会长肇乐群(毓)、肇洪斌(恒)、荣保严(恒)、金恒毅、海青(燾)等出席宴会,乡音缭绕,亲情流淌,让老先生感受到了久违的家族温暖。在福陵前与沈阳宗亲们的合影上,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

山河难阻思乡情,唯有故土解千愁
“游子在外,思乡愁绪,山河难挡。唯有踏上故土,与宗亲一晤,才能心情舒畅,山高水长!”聆听了肇星耀老人的故事,无人不为之动容。这位87岁的“思乡叟”,用他65年的守望和寻根并最终成功。告诉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生命的根脉,永远深深地扎在故乡的泥土里。这次归乡省亲,不仅圆了他个人的梦想,也为一段家族历史写下了温馨的注脚。

爱新觉罗宗谱网
2025年11月05日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807号 辽宁满协(2022)第7号
咨询电话:18540068988 13998815316 邮箱:haiqing9876@163.com 官方网址:http://www.axjlzp.com
爱新觉罗宗谱网知识产权证书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6 qingcha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