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爱新觉罗宗谱网!
登录会员注册



功德名录更多>

  • 李平(安徽安庆)捐修200.00元
  • 董精钢(辽阳)捐修200.00元
  • 祝捷(杭州)捐修200.00元
  • 王家然(淮安)捐修200.00元
  • 倪浚宥(上海)捐修200.00元
  • 归元(闓元/纽约)捐修666.00元

联系我们

爱新觉罗宗谱网
手机:18540068988 13998815316
邮箱:haiqing9876@163.com

姓氏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宗室汉姓 > 秀氏起源

秀氏起源及秀姓由来:

秀姓起源

       秀姓为中国少数姓氏之一,古老而源出多样,主要出自姬姓,也有秀姓出自古代的职业,如弓弩匠人和玉器匠人。还有一部分秀姓出自少数民族姓氏的汉化。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时代农作始祖后稷后裔,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该支秀氏出自古代农人。秀,最早在西周时期原指庄稼种植现象。早在四千余年前的古代,中国人便发明了种植稷、麦、粟、谷、黍、稻等,并称出苗时期的庄稼为“禾”,分蘖~扬花时期的庄稼称为“稷”,抽穗~灌浆季节的庄稼称为“秀”,收获时节的庄稼则称为“华”。炎黄子孙的生息繁衍与“华”密切相关,因而自称中华民族。古人将庄稼种植生产的劳动过程,视为非常神圣之事。为使庄稼生长得好,要播种、育秧、分床、犁田、灌水、淹田、插秧、施肥、出操、放水、追肥、追水……直至收割、打谷、脱粒、扬晒、入仓等等,是辛劳异常的过程,因此古人教育人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将草称之为“荣”,旱田中的去草劳作称之为“锄草”、“除草”,水田中的去草劳作称之为“挠秧”、“蓐田”。如果农人勤劳,田间无草,庄稼生长良好,结穗旺实,就称作“秀”;如果农人懒惰,田间的草长得比庄稼还旺盛,就称作“英”中国是农国,是全世界的农作始祖,因此在典籍《诗经·大雅·生民》中陈述人文始祖后稷的诞生经过以及播种五谷的成就时就指出:“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大儒朱子在释《论语》中即说:“禾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西周时期,人们非常重视粮祚,称赞勤劳的农人谓“秀民”、“秀人”,其后有引谓姓氏者,称秀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官称,出自西周至战国时期有识文人秀士,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该支秀氏出自秀士,即秀才,指有学识之人。在西周时期,谓撰文、作辞、写札为“作秀”,因此世人将乡、世间有学问、学识、文采之人称作“秀士”。秀士不需考试,非世袭贵族门庭者亦可被举荐、招揽为官,有官身后即为“秀才”,非常受世人尊重、敬仰。在典籍《周礼·王制》中记载:“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在史籍《史记》中也记载:“吴廷尉为河南郡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秀才之名始于此。并非后世至隋朝时期有科举考试制度后,需要通过乡试才称谓的“秀才”。到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名刘秀,因此“秀才”之称曾避讳改为“茂才”。

在秀士、秀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秀氏、茂氏。

源流三

源于地名,出自五代时期之秀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该支秀氏出自汉朝时期的会稽郡,在今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和绍兴一带地区。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唐朝到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沙陀人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建都开封。后晋政权最盛时疆域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甘肃、湖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最南势力达到杭嘉湖平原地区。其时,吴越王钱元瓘曾在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奏请在会稽地区设置秀州,以辖南部地区,后晋高祖石敬瑭廷准,因此中国历史上在会稽郡辖区有秀州之名。秀州之称,直到宋朝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方改为嘉禾郡,即今浙江省的嘉兴市秀城区,立称达八十三年。(以上所载来自于百度百科,本网站略有删减)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第十子喇世塔后人有一支在民国以后改“秀”为姓,这一支“秀”姓与之前宗谱网发表的“明”姓属于近支,这支“秀”姓现居住在沈阳市浑南区(原东陵区),也是随名姓。

                            爱新觉罗宗谱网

                             2023年7月7日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