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学海无涯
“五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所涵盖的辈份具体数目,却并非广为人知。
具体来讲,五服的本义是五种孝服,“五服”并不是一个简单明确的数字。因此,人们对这个话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那么“五服”到底包含几辈人呢?
古代的宗法制度中,“五服”是指五种不同的丧服规格,五服分别是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用于区分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从亲近的直系亲属到较为疏远的旁系亲属,通过不同的丧服形式来体现。
五种丧服分5个等级,等级表现在丧服的质地和服丧的时长。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地方将五服演变成了多达23种服制,涉及到138类人使用,相当繁琐。
五服又称为本宗九族,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
”五服九族”一说,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联。族中一人犯法,就会“株连九族”。因此,本文中的五服九族表的人员全部都涉及到了,其余亲属则是出五服了。
有人说三代为一服,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三代为一服,五服为15代人,若按20年一代计算则300年.。甚至还有人说五代为一服,五代为一服即25代人,则500年。
这与“株连九族”之说能对上号吗?500年的时间呀,基本上同姓的人都是一家,500年后才算出五服,那我们现在所说的出五服还有讨论的必要吗?外地同姓的人不管距离多远,都要前来服丧,可能吗?
出了五服,便只是同姓之亲,无需为之服丧。值得注意的是,出五服是横向联系,纵向无论多少代不出服,即直系不出服,也叫祖孙不论服(或说祖孙永远不出服)。
五等丧服因过于繁琐,人们对传统的丧服制进行了改革,但民间还是难以执行,便穿起了现在简易的“孝服”:男人穿戴孝巾孝衣、腰系麻绳,女子穿戴孝巾孝衫、麻绳等。
由于篇幅所限,今天暂时不讲丧服,专门说一说“五服”具体对应到辈数上,是怎么对应的。
若要具体地对应到辈数,这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因为不同地区和家族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使得“五服”所涉及的辈数难以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较常见的“五服”包括从自身向上数五代和向下数五代的亲属。一服是自己这一辈(有些地区则按:原配所生的一母同胞兄弟姐妹为一服,同父不同母的兄弟姐妹为二服,在丧服上有明显的差别),往上数父母为二服,祖父母为三服,曾祖父母为四服,高祖父母为五服(爷爷的爷爷)。
往下是儿子为二服、孙子为三服、曾孙为四服、玄孙为五服(孙子的孙子)。这是纵向的直系关系,由此左右延伸的五服(见下图),才是今天主要讲五服的远近关系。
但在实际执行中,有些地方会将范围略微扩大或缩小。
“五服”所代表的辈数,在具体的情境和文化传承中会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具体的家族和地域背景来综合考量和理解。
对于“五服到底是多少辈”这个问题,五服所涉及的辈分不是简单的数字排列。不是仅局限于五代。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家族,在具体的辈分计算上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广义上来讲,“五服”所涉及的辈分范围,会因地区、家族传统以及不同的文化解读有所差异。有些地方在计算五服时,还会将旁系亲属也纳入,从而使涉及的辈分数目大大增加。
五服”的辈分数目不是绝对固定的,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界定,传统的五服概念只可做为参考。
爱新觉罗宗谱网转载
2024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