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莆荪 著
满族,在公元十七世起的崛起,使其政治、经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跃居于显著地位;而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的诗,在满族文学中则是灿然可观的。
康熙诗,现在主要有三种版本:清内府康熙四十三年刻本《御制诗》,由词臣高士奇,宋荦编次,收录康熙四十二年前古今体诗八百九十二首,成二集十八卷;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卒,由宋荦编《御制诗第三集》,收录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三年古今体诗二百六十七首,成一集八卷(包括赋二卷十八首),是年由清内府汇同前两集成内府五十三年刻本;康熙五十三年宋荦卒,雍正十一年清内府刻《圣祖仁皇御制文集)》也收录了诗,其中有康熙五十四年至六十一年所作古今体诗一百零六首。是为今传康熙古今体诗一千一百六十五首之版籍。
历史上对康熙诗大致有三种不同态度:康熙在世时,高士奇恭谀宸翰,说这些诗“扬风榷雅,导正始于寰宇,戛玉摐金,播太和于宇宙。”康、雍身后,乾隆朝内阁学士沈德潜,虽说它“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千百世当奉全集为准绳。”但所编《清诗别裁》却不作收录,实属敬而远之。事到清末,《民报》则说:“玄烨号称能文,而偶作诗歌,今人气绝。”很显然这是出于当时某种政治形势的需要,绝不是对历史上文学现象的科学分析。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发展的,所以正确评价康熙的诗,不仅可以还其本来面目,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也是有益的。
但研究康照诗首先碰到的便是“皇帝”问题。或曰:康熙是一封建皇帝,他能作出什么好诗!翻开中国诗史,刘邦《大风歌》只是为帝业而怀猛士;曹操除去“白骨露于野”,少有哀叹民生的佳什。等而下之,便是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的千古骂名了!乍听此论似乎有理,静而思之又不尽然。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应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封建皇帝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思想与文学又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无产阶级尚未形成足够力量之前,即使农民起义取得胜利之后,仍然是封建皇权统治,至于屈原、杜甫这样伟大作家,更是:“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希望有个好皇帝而已。“诗言志”,中国诗歌创作历史表明,评价一首诗的好坏,主要的依据不是作者身份,而是作品的思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进步性在于“哀民生”,“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其卑劣在于表现他们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所以历史上的诗人进步与否,无不在人民性面前受到检验。因而论康熙诗首先要打破“作者是皇帝必定无可称道”的框子,然后再以其本来的思想和艺术,实事求是地判定优劣。
一、 “勤民方不愧为君
康熙留下一千多首汉文诗,有关“勤民”之作约占一半。
三冬望雪意殷殷,积素春来乱玉纹。
农事东畴堪播植,勤民方不愧为君。(《春雪》)
“三冬望雪”,事在康熙十八年。年仅二十六岁的玄烨深知“民以食为天”,冬天无雪必遭春旱,农民无获,何以为食?于是他焦急万分;然而新春刚至,瑞雪迎门,他喜从衷来,吟出“勤民方不愧为君”,深有自勉之意的诗句。
“勤民”二字,典出《国语·周语》,即“勤恤民隐”。历史和现实都向他证明:人民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民情效顺当年事,王业维艰圣祖心”。(《吕翁山》)※皇帝,尤其是清初的皇帝,若不顾及人民的利益,采取一点有利于和缓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根本无法巩固其由少数民族贵族集团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封建政权。因此康熙无论是文治或是武功,都以“勤民”为本,从而渐次获得人心。他的巡幸诗突出表达了这一思想:
东来端为重民生,不事汾阴泰畤名。
井里严存齐国俗,田畴还忆历山耕。
暂宽羽骑钩陈卫,一任村童野老迎,
敢道迩言勤访察,止期治理得舆情。
(《巡幸东省黎庶拥马瞻拜,命诃警弗禁,得以察其疾苦》)
是诗作于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第一次南巡行至山东境内。诗,质朴无华,直抒胸臆,表现他重民生、勤访察,求舆情、为治理的思想。但玄烨深知历来皇帝与百姓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自昔君门隔九阍,如何野草得攀援”。(《无锡》)这些除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之外,主要还是因为皇帝与百姓的想法与目的各自不同。一般说来皇帝总想江山永固,长生不老;百姓则想除尽贪鄙,丰衣足食。若是皇帝不抑制这种贪鄙,是永远无法接近老百姓的。因此康照在诗的发端便批评了汉武帝为求自己长生不老,不借耗费大量资财。跑到汾阴和甘泉山去祭皇天后土的行径;他表示此行确为民生而来,所以要暂时放宽警卫,使百姓有机会见到他。他曾告诫侍卫们,“讥诃勿频数,疾苦当咨询。”(《悯农》)“雨泽深邀天地德,耕桑还赖穑人功。”《(题新安道上)》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措施,使他多次巡幸中能接触到一些“村童野老”、“织女”“耕夫”。他的诗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他南巡至江苏省高邮湖,“登岸行十余里,询耆老疾苦”①“见居民田庐多在水中,恻然念之”,作长诗一首:“淮阳罹水灾,流波常浩浩。龙船偶经过,一望类洲岛。田亩尽沉沦,舍庐半倾倒。茕茕赤子心,栖栖卧深潦。对之心惕然,无策施襁褓。”(《高邮湖》)可谓水潦民饥,历历在目。
他的诗,不只对遭受水灾人民的痛苦生活寄予同情,对稼穑者亦深情关切其痛痒:“署中荷锸方知苦,停辇观苗问稼人”。(《幸黑龙潭途中》)“方知”二字,严格标示出劳动者与安逸者不同的感受。假若没有对劳动者的关情,是不能有这样深刻的体察的。他在《题耕织图》诗中使这种体察得到了个性化的表现:
无衣卒岁早关情,寒气催人蟋蟀声。
茅屋疏篱秋夜永,短檠相对络丝成。(《络纬》)
诗人用《诗·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古老悲凉的歌,引出了“茅屋”、“疏篱”、“短檠”、“寒气”对那位劳动妇女催逼的场景。这是多么发人深省的典型环境呀!然而男人的辛劳更有倍于此:
䆉䅉盈畦日正长,复勤穮蓘下方塘。
堪怜曝背炎蒸下,惟冀青畴发紫芒。(《三耘》)
“三耘”之时正值酷暑,农民们打着赤膊,忍受烈日炎蒸之苦在除草,唯一的希望是秋天能获得丰收。有道是“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诗。”②玄烨不独能体察其生活艰辛,还能洞察其疾苦之情,可谓是一种“情遇”,其“所贵于诗”者,在于“不忘民”也:“吴越山川犹在目,虽忘多景不忘民”。(《江南诸臣》)
这种“不忘民”在以治河为题材的诗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玄烨治河诗始作于康熙二十三年第一次南巡。先后共有几十首,深入浅出地反映了他的治河勤民思想:“野树迷深岸,荒榛露浅沙。还思乘四载,岂效泛浮槎。”(《九河故道》)这首诗记述了他行至德洲,看到洪水过后的遗迹,立志像大禹那样治水的想法。他继续南行,看到由黄、淮泛滥造成的人民“栖栖卧深潦”的情景,思想沉重起来,进行深刻反省和自谴:“饥寒或有由,良惭奉苍颢。古人念一夫,何况睹枯槁。凛凛夜不寐,忧心惄如擣。”他不苛求这种灾难的历史缘故,而是着重强调做为一个君主对难民们“无策施襁褓”而深感对不对不起天老爷!“亟图浚治功,拯救须及早。会当临故业,咸令乐怀保。”表现了他勤民思想中的实践精神。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他把作好的一首治河诗读给大臣们听,然后说:“朕南巡,亲睹河工夫役劳苦,闾阎贫困。念此方百姓,何日俾尽安畎亩?河工何时方得告成?偶成一诗聊写朕怀,不在词藻之工也。”③他在《览淮黄成》一诗中告诫大臣;“使清引浊须勤慎,分势开疏在不荒。虽奏安澜宽旰食,诫前善后奠金汤。”治河是关系国家能否巩固的大计,不可等闲视之。但诗中的“分势开疏”又是一处伏笔。此时他显然尚不肯公开承认围绕“分势开疏”之争中他自己所犯的错误。
“分势”即分流建坝,为靳辅治河之策;“开疏”是疏通河口,乃于成龙等人主张,两派意见在康熙二十五年发生了尖锐对立,最后康熙裁决于成龙获胜,靳辅被罢官。康熙三十一年二月,玄烨纠正了这一冤案,但靳辅已经老迈,复官不久就死了。康熙四十三年十月,玄烨到北运河去阅视河堤,面对滚滚的波涛,又想起这段令人伤心的往事:
十月风霜幸潞河,隔林疏叶尽寒柯。
岸边土薄难容水,堤外沙沈易涨波。
春末浅夫忙用力,秋深霖雨失时禾。
往来踟蹉临渊叹,何惜分流建坝多!
(《看运河建坝处》)
真是临渊踟蹉,追悔莫及!终于公开承认自己错了。这种勤民律己精神,足以为后世之鉴。
治河是长期的工程,对灾民说来则是远水难解近渴,所以蠲免赈济势在必行。“癸未夏秋恒水频,二麦秋禾皆没沦。州县无策万姓逃,父子流离呼苍旻,奏书纷纷连早夜。手书的的察忧贫。蠲赋蠲赈诏数下,民食维艰岂不询。截漕施惠恐不及,遣官分养诫沾均。”(《康熙四十二年秋雨为灾》)诗中强调“沾均”很重要,只有这样,那些无地的农民才能得到一点实惠,否则都徒饱了吏胥和豪绅。当时官吏贪污很严重。所以康熙指责吏部尚书说:“衙门作弊,小民受害无穷,所司官,理应从重处分,以清积蠢”。 ④但康熙又认为,清廉吏治只是一个方面,而重要的则在于不用苛政,省刑爱民。
巡方不用驾楼船,白舫兰桡问市廛。
和气成春知岁稔,清风布泽爱时妍。
齐民但示蒲鞭辱,报国应同竹节坚。
莫恃才名轻庶物,冥冥中自有青天。
(《巡省江浙见闾阎稍有起色示诸臣省刑爱民》)
诗人以“兰桡”巧借屈原思君爱民的思想,与“齐民但示蒲鞭辱”虚实并用,要臣下学习汉朝南阳太守刘宽,用蒲草作的鞭子去教育犯有错误的老百姓。“立政刚柔符造化,体仁宽裕得人和。”(《示群臣》)只有政宽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政宽逮毛羽,况及蚩蚩民。”(《咏史》)古人政宽可以恩及禽兽,何况那些憨厚的老百姓呢。对他们更应宽和,使他们能安心生产,物资丰富了,光景就会好起来,上书言事的也会少了:“物阜风光好,时清奏牍稀。”(《瀛台》)但康熙还认为,能否真正省刑爱民,归根到底还是决定于他这个当皇帝的人:“运转洪鈞推造化,体元善政在身先”。(《赋得三十六宫都是春》)这是他晚年勤民省刑思想的发展。
二、“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熙的文治与武功是相为表里的。他在亲自指挥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击败罗刹入侵、粉碎噶尔丹的叛乱这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先后作了二百多首诗,详细描写了割据势力的判乱及入侵者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痛苦,表现了全国军民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的英雄气概,也写出了当时国家疆域的情况。
其于康熙十八年正月末所作长诗《收复岳州》,是平三藩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全诗四十六行,描写了这次内战的发生、发展过程,抒发了他反对分裂,坚行统一的思望,揭示出叛乱者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聿予凉薄莅洪荒,遂使巨慝乱天常。东南黎民苦纷忧,几年戎马临疆场。”,“顾此生灵负何罪,流离转徙多饥馁。处处田畴芜不耕,年年桑柘无人采,闻说荒榛遍野庐,还伤老弱填江海。”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兵患不仅西南有。而且东北“俄罗斯入我边塞,侵扰鄂伦春索伦、赫哲、飞牙喀等处人众,盘据雅克萨四十年。”⑤东南沿海亦由郑锦割据台湾,不断前来骚扰,造成“居民鱼盐蚕织耕获之利咸失其业。”(《赐施琅诗序》)“每念边陲一怃然,立身天地惭主宰”。人民的痛苦他不能坐视,而且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更是不容破坏,“卧榻安容有悖狂,太阿岂好驰纪律!再敕元臣佩虎符,戈矛划地生寒栗。”(《收复岳州》)经过八年奋斗,终于粉碎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滇平》)表现了各族人民的统一愿望。人民最希望祖国统一,当平噶尔丹的叛乱取得胜利之时,蒙古各部人民欢喜若狂:“人沾挏酒群情洽,乐和羌笳率舞同”。(《赐宴诸蒙古》)
清初的蒙古各部族,仍在统一中国各族中和睦相处。后来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汗噶尔丹。在沙皇俄国的阴谋策划下,发动叛乱。康熙于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次亲征,最后平定了这次叛乱,康熙也写了许多战事经过、蒙族习俗、祖国疆域、民族团结的诗篇。“晚从岸曲驻前旌,雨歌行营草怒生。一望青青河上色,平芜共听马嘶声”。是诗题名《克鲁伦河上流雨后草生》。康熙二次亲征是二月二十九日由北京出发,五月八日到达克鲁伦河上流,即今外蒙古温都尔汗境内,当时是清朝版图内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噶尔丹曾想在此繁衍力量,但当他得知朝廷大军已到,便立即逃往昭莫多(即今外蒙古乌兰巴托附近),而被西路大军费扬古“斩级三千,阵斩其妻阿奴,噶尔丹以数骑遁。”⑥“除恶必拔本,稂莠隳良苗”。(《行殿示诸皇子》)于是第三次亲征,“中宵望见旄头落,幕北已是烟尘空”。(《噶尔丹平后示诸臣》)是年“闰三月十三日噶尔丹至阿察阿穆塔台饮药白尽”⑦阿察阿穆塔台,即今外蒙科不多一带,离苏联不远,看来他是想逃往俄国,却死在清朝帝国图舆之中。喝尔丹之所以没跑出去,主要是蒙古民众不受他的裹胁;而他只身一人逃去,俄国人就不会要他。康熙二次亲征噶尔丹,吊昭君墓诗序中说:“我国图舆远大,遐迩诸部,世世臣属奔走不暇,凡有驱策如臂之使指”。因为当时外蒙诸部是清朝中央政府统辖下的地方组织,“沿边诸外藩,奉职如列候。一一效驱策,非徒贡賮修。(《噶尔丹平后示诸臣》)是这样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所以平叛胜利之后,蒙古各部喜悦非常:“羽林列队宴行宫,内外绥怀一体中。霜仗辉煌明塞日,晴斿宛转卷边风。人沾挏酒群情洽,乐和羌笳率舞同,卉服狨裘无老幼,欢然尽职化鈞公。”民俗最能表现民心所向。从共沾马奶酒(挏酒)和“羌笳率舞”的欢乐气氛中,看到中华民族的统一本是民心所向。
“须识成城惟众志,称雄不独峙群山”。(《入居庸关》)玄烨赋诗赞颂在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建立功勋的文臣武将其中要以《中秋日间海上捷音》、《赐施琅诗》为最。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捷奏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明末为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逝去,之后郑锦、郑克塽割据台湾、澎湖列岛并不断骚扰沿海,造成国家分裂,人民涂炭。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水师提督施琅奉命率大军向台湾进发,经过七昼夜的战斗,收复了澎湖列岛。郑克塽等迫于朝廷的军事压力不得不放弃“台独”之说,于是年七月十五日以台湾降。“万里扶桑早挂弓”,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台湾,终于和平回到了祖国怀抱。“捷书到阙,时值中秋,对此佳辰,欣闻凯奏。”他当即写下两首诗,一首是上文所引的《中秋日闻海上捷音》,另一首是《赐施琅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但康熙也深知有了伏波将军一样英勇善战的施琅,还得有像水犀一样轻捷勇猛的强大海军队伍,否则郑克塽等是不能投降的。
英勇的将士,常使玄烨轸念不已,尤其想到他们的生死问题,更是慨然系之:“须看战场生灵骨,吊古文章信可传。”(《雁楼沙碛》)他是不得已才进行这些战事的。为了减少百姓和将士的痛苦,想尽快结束它,所以每当一个胜利消息传来,他都把胜利与解除战士的痛苦连在一起,“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这种爱将之心,亦属勤民之志。
三、“追琢崇民则”
康熙在二十三年春写下的五言律诗《夜》,对他的从政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追琢则民崇,居稽长道心。”他在《静坐读书自喻》等诗作中又说,他的思想形成是深受历史、文化、社会的影响的。尤其是在历史的影响下,逐渐懂得了“民者国之本”(《示江南大小诸吏》)“得人邦乃昌”。(《宫门听政》)因而对历史上不重民生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别用“鄙笑图书焚”,“论赋小横汾”(《静坐读书自喻》)加以嘲讽而对“拔起英雄草味间,煌煌大业岂能删。玉奂金碗虽如故,烟雾低迷独怆然。”(《过明太祖陵有感》)的明朝亡国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地剖析,认识到:“治理艰勤重殷鉴,斜阳衰草繫情多。”(《紫禁城怀古》)都因为不接受历代亡国的教训,“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谁不重民生,照样亡国!历史是无情的。此其一。
其二,“发图书于行笈兮,穹坟典之渊通。(《行殿读书赋》)玄烨读书很是刻苦,而且注意应用:“六甲周天运,九畴味道精。非图穷理誉,本末近分明。”说明他学习古代哲学是为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他非常注意学习《诗经》、《尚书》:“朕尝读《幽风》、《无逸)诸篇,其言稼穑蚕桑悉备。昔人以此被之管弦,列于典诰,有天下国家者,洵不可不留连三复于其际也。”⑧道出了形成他重农桑思想的因素。他在《途中览皇太子仿书以示之》的诗中,把学好“六书”,看做“保民”的前提,作为帝王能这样认识古代文化,是屈指可数的。
其三,“止辇问停云”,是借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也”的典故,表明他在巡幸中对鄙里野人亲近之意。然而这一举动在他思想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昼夜徬徨利禄间,奚如鄙里野人闲。
诗书不解穷通事,名姓无闻士宦班。
孔颜乐处箪瓢在,孝弟真情稚子关。
可笑文章少实据,空将浮伪玷青纶。
本诗题为“每见村农野老,不识不知,天然自得。孝弟发于至性,朴诚不事文辞。故美其实而取先进之意。”这颇似一篇小序,说明他这种“美其实”而以士宦的追名逐利和封建文人的滥作“颂圣”虚文的行为,做表现“野老”们“先进”的反衬。这不仅说明他“崇民”思想的深邃,而且表现了他“崇民”思想的渊源。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康熙“崇民”思想形成的条件,但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假如当时没有社会生活的逼迫,这些单摆浮搁的历史、文化、劳动者的道德是不可能有让这位皇帝自动生出“崇民”思想的威力的。康熙这些思想的产生也是环境造成的。他一即位就面临一座活的火山,不久果然爆发了。假如他没有一个能为全国各族人民可以基本上接受的思想,就根本无法维护其统治。他从先进的、长期以来在全国各民族中有广泛影响的汉族的文化和历史中,吸取了“崇民”思想,调整了自己的政策,从而取得了各次斗争的胜利。因此,他诗中的“崇民”思想,只不过是他从政的“崇民”思想的写照而已。
四、 “可尽衷肠对士民’
关于康熙诗的艺术性问题,除了当时词臣的谀词和清末几处政治性的贬损之外,不见有人详细论及。但康熙自己说过:“小诗自觉乏文丽,可尽衷肠对士民。”(《忆陕西》)这样的估计是比较贴切的。总的说来,康熙诗没有那样众多的绮词丽语,却比较情真意切。文学上的真实,是感人的基础,艺术性的灵魂,只有真实才能理尽辞畅,发人深省。所谓真实,就是真实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存在,包括人的思想情感。
云霄千尺倚丹丘,辇下山河一望收。
凤翥中天连紫阙,龙蟠北极壮皇州。
烟生沆瀣春初丽,露湿芙蓉翠欲流。
却向闾阎看蔀屋,崇高还厪庙堂忧。 (《景山春望》)
诗的结句虽不文丽,但一个“却”字,将处在涌金流翠、朱宫紫阁之下的大片劣陋茅屋中生活的人民袒露在“皇州”大地。这两种人的生活真是天上地下的差别!诗人对这种极贫所蕴育的危机发出忧戚之叹,也就是由衷之言了。
康熙诗所表现的这种真实,是有赖于细节的描写,从而又使主题更加深刻:“癸未夏秋恒水频,二麦秋禾皆没沦。州县无策万姓逃,父子流离呼苍旻”。这首诗言有实据,语无虚词,天上地下,人间官府,呼天嚎地,流离失所尽在目前。从而使我们想到,诗的艺术的真实,首先表现在生活细节的真实。有了这些生活细节的真实,不仅能深刻表现主题,而且能避免与同一题材其它作品的雷同。例如康熙的《题耕织图诗》共四十六首,不仅耕织各异,而且“丰苗翼翼出清波,荑稗丛生可若何”的一耘:“曾为耘苗结队行,更忧宿草去还生”的二耘:“堪怜曝背炎蒸下,惟冀青畴发紫芒”的三耘,都各有鲜明的特色。尤其是《耖》的细节描写,深刻表现了农民们耕作之苦:“东阡西陌水潺湲,扶耖泥涂未得闲。为念饔飧由力作,敢辞竭蹶向田间”。耙地耖田本是寻常的劳动,一般人是向不为意的。而玄烨将耖田放在“泥涂”、“竭蹶”细节之中,又将人们赖以存话的饔飧为念,极言他们不敢不如此!这样的歌,给人留下长久的余音。玄烨这种细节的描写,也使他的边塞诗增添悲凉之气:“风回沙路迷金勒,寒送水花上铁衣。”(《春寒转念将士》还有他那渔村之作,在以细节反映渔民生活上,又有独到之处:
积水空明浸太虚,轻舫闲泛进徐徐。
菰芦绝岸柴门小,终岁生涯业捕鱼。
《泛洪泽湖偶作》
渔父不罹世中形,任意飘流夜泊汀。
惟有长闲心静处,何如名利系朝廷。
《渔舟夜泊》
诗中“菰芦绝岸柴门小”不仅意境清幽,而且“轻舫闲泛”思连朝野。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慕渔父之无私,疾廷官之禄蠹的情感。而那以捕鱼为业的渔父形象,更为清晰和长久。
诗的真实,除咏物、叙事之外,主要还是人物形象的逼真,才能生动感人。当然,诗歌中写人物形象与小说不同。由于诗歌的语言形式的限制,尤其是一些抒情古诗,人物的形象往往是轮廓式的或取一点特征而代之。若《关睢》的窈窕淑女,或《卷耳》中的“采采卷耳”的妇人都是意境中的人物,但形象却很逼真。玄烨的七绝《攀花》的女主人就是意境中的肖像:
巧样争传濯锦纹,堪怜织女最殷勤。
云章霞彩娱人意,自著寻常禞布裙。
短短四句,已使我们清楚看到一群青年妇女,身穿粗布衣裙,在织完的丝绸上攀花濯锦。为使丝绸更加色彩鲜艳,她们争相传授那些精巧的图样。如果说这首诗的人物形象极为传神的话,那么《采桑》一首的人物更加绘色绘声了:
桑田足雨叶蕃滋,恰是春蚕大起时。
负笤携筐纷笑语,戴鵀飞上最高枝。
这些欢快劳动的采桑妇女,把戴鵀鸟都吸引住了——飞上桑树最高枝头,贪听她们的欢声笑语。这种“风流调达”,怎能不使读者为之耳目一新呢?玄烨成功地把生活中的情与景通过细节和形象,生动地传达给读者,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次,康熙诗艺术上的真实,还包括作者感情上的真实。假如作者主观上的感情不真实,即使是哀痛,也会使人因其造作而生厌。玄烨的“可尽衷肠”即强调了作者感情的真实。其悼佟皇后的四首诗,是这种真实的代表作:
交颐泪洒夕阳红,徒把愁眉向镜中。
露冷瑶阶增寂寞,烟含碧树恨西东。
旧诗咏尽难回首,新月生来枉照空。
鸾影天涯无信息,断弦声在未央宫。 (《挽大行皇后》)
这位佟皇后说来可怜。她是康熙的表妹,康熙十六年进宫为妃,二十年晋皇贵妃,二十八年七月病重,册封皇后,第二天就死了。其生前颇受康熙喜爱,故而死后为之哀思不绝。在历史上思妃悼后唯有唐明皇对杨玉环最切,但那是一种淫者失欢,皇权失势的痛楚呻吟,与一般人的夫妻情感是不同的。而大多数皇帝视嫔妃如草芥,根本谈不上思情永结。康熙是比较重感情的人,他曾说过:我虽然当了皇帝,但是人的感情,与一般人是没有区别的(“朕虽身登九王,乐佳山水之情,与众何异?”)然而由于他是皇帝,不能不约束自己。唯独佟皇后之死,他再不能自己了,破格作了四首诗,以痛悼之。“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他终于大病一场,其情真挚可见。
康熙这种真情在诗中越到晚年越是浓重,甚至不顾封建礼俗的束缚。其于康熙五十七年所作《赐老大臣》便是一例:
旧日讲筵剩几人,徒伤老朽并君臣。
平生壮志衰如许,诸事灰心赖逼真。
求简逡巡多恍惚,遇烦留滞累精神。
年来词赋荒疏久,觅句深惭笔有尘。
这时他老病维身,半身不遂。其实人老多病乃自然之理,但做为皇帝一般总是板起面孔不讲心里话;尤其是“诸事灰心赖逼真”这话不适合对臣下讲,以免他们怠政。康照此时能不拘旧俗,直抒胸臆,虽无文丽之笔,而读起来却甚感人。一天,一个老大臣去看他的病,他更慨然系之:“七旬彼此对堪怜,病里回思一慨然。少小精神皆散尽,老年岁月任推迁。”(《病中》)看来在龙袍后面还是很有人情味道的,这是帝王中少见之笔。
诗在表现其艺术真实性时,文釆也是重要的,否则“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康熙自称“少文丽”,其实也不尽然。他的文采稍别于文人的佳丽,而近于俚俗的清丽。“春水一犁农事足”,“五风十雨卜丰年”。都近民歌。“风移藻荇波痕阔,千兰凫鹥柳一行。”(《郑州杂诗》)“雪冷梅惊频吐萼,春迟柳怯未扬丝。”(《春寒梅迟》)不仅属对工丽,而且“捶字紧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⑨通达晓畅,词韵俱佳。
但是我们并不是说康熙的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已臻于完美,只是说康熙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思想和艺术上有它自己的鲜明特色。而就其思想实质来说,不但没脱离封建窠臼,而且其最终目的也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所以他的“崇民”,不能不带有“一饮与一食,莫不歌帝赐。”(《再过淮阳》)那种君恩当报,皇天无极的陈腐。其在艺术上除了有些文句粗疏,立意浅显外,还有较严重的郊庙气息,这是帝王诗的通病,也是不足取的。但是,切不可因瑕而弃玉。康熙诗除了可以证史之外,在清初文学发展史上应该占有它重要的地位。
(编者著:《论康熙诗》发表在《满族文学研究》1982年第2期)
注:
①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一九七六年版二一五页
②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上
③ 《圣祖仁皇实录》,卷一一七
④ 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一九八〇年版一五六页
⑤ 赵尔巽《清史稿》二一八页
⑥ 《清史稿》二四四页
⑦ 蒋良骐《东华录》二八二页
⑧ 《御制耕织图序》
⑨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引文中康照诗的标题多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