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禵,康熙时代名“胤祯(音“征”),为康熙帝第十四子,生平简介同样无须赘述。有参与编写现代《清史》的专家认为,允禵才是康熙正统的传位人,事实到底怎么样,相信随着一些绝密满文档案的公开,会有定论的一天。在此先讨论一下十四爷府的后裔情况。
允禵生有四子七女,其中四子名为:弘春、弘明、弘映、弘暟。四大支系后裔人数众多,到清末已逾180户,而且出产人才也不少,像宗室诗人永忠、荆州将军绵龄、左副都御史奕年、副都统载穆等等。允禵在乾隆时期被封为恂郡王,王府在西直门内半壁街,东邻南草厂,西为老虎庙,府后为西直门内大街。薨逝后葬在天津蓟县黄花山石头营。
府学胡同的“正名庐”据说是北京最有名的起名字的地方,庐主名为金焘纯,老先生的名片上写着“抚远大将军胤祯嫡孙”,在府学胡同也有25个年头了。原来老先生正是允禵长房原封泰郡王弘春之后代。弘春生有七子,其中第六子为头等侍卫永晋,永晋生有十二子,后代是允禵后裔最多的一位。永晋第八子名绵备,《爱新觉罗宗谱》上标注为“走失”,原因不详。绵备只有一子名奕山,字静轩,凭借自己的能力,从闲散宗室一直做到了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更被命为靖逆将军,去广东抗击英军随即失利,《南京条约》签订后暂被圈禁宗人府。不久后释出,再被褫为伊犁参赞大臣、署将军、赐爵位为镇国将军,89岁故去,墓地在玉皇庄村北,此地便成为该支后裔的祖茔地。
奕山的曾孙名恒钧,字诗峰,同时也是金焘纯先生的祖父。早年曾官派留学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教育及历史地理科,旅日期间创办《大同报》。早年加入同盟会,为营救密谋行刺摄政王载沣的汪精卫奔走,民国时在总理衙门供职。民国大总统曹锟贿选,其中给恒钧先生三万元,他便用这笔钱在西城大木仓开办首善工场,救济灾民。1932年作为满族代表参加“国难会议”,时至今日其“共和”思想影响着后来人。恒钧之弟恒锜,谱名恒通,字叔达,又名大同,曾任《顺天时报》主编。
原泰郡王弘春的府邸在扒尔胡同,弘春被革爵以后,后代搬出泰郡王府,移居到西城的粉子胡同居住,老门牌2号,老北京人称之为“粉子胡同十四王府”。恒钧之子启弧,后改名为启暻,搬至大金丝套4号居住,为陆军医院上尉。
贝勒弘明为允禵第二子,获贝勒爵位,生有五子,前四子有后代传承,长子永忠,字良辅,号臞仙,又号栟榈道人、延芬居士,为清代著名诗人,并给予《红楼梦》很高的评价。其伯父弘春搬出泰郡王府后,永忠及其后代一直在此居住。永忠生有五子,均未有后代,由永忠的二弟永硕之孙奕年过继为嗣孙,后出任左副都御史,其乐善好施,曾开设粥厂,救助贫民。泰郡王府一直到1937年售出,后人搬到王府家庙妙清观甲三号(今西直门南小街)居住,奕年之孙溥式在这里出生,育有一子一女,现居丰台区海户屯。
永硕是允禵之孙、弘明第二子,奕年的父亲绵默是其第六子。绵默共有六子,奕年为其第三子;奕年的二哥奕艾出任过副都统。奕艾的独子载昌,为光绪十六年庚寅科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载昌生有三子,第二子溥济1945年前后住在德胜门内大街麻花胡同甲九号,爱人鲍惠彦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大学士琦善的曾孙女。育有五子,第五子因出生较晚没有录入《宗谱》,后代现居慈云寺、张家口等地。
永硕第七子名绵翱、第八子名绵翔,这两位的后代互相之间有一定的来往。金玉琢先生是绵翱的后代,曾在故宫防火科工作,现已退休,合著过《故宫防火》一书;侄子金锋(恒泉),退休后被聘请到首都高速公路发展公司工作,金锋之父毓锴著有《搬迁记》一书,书中详述了从清末到现在的11次搬家情况,反映出老北京人同一时期生存现状的缩影。金恒源教授是绵翔的后代,也是上海市社联会员、著名作家,著有《正本清源说雍正》等,在雍正皇帝即位的问题上,有着独特鲜明的看法。
另外绵翔生有五子,第五子名奕藉,做过三等侍卫。奕藉长子载穆,字敬修,官职副都统。武昌起义前,为避免镇江战祸,接受士绅谈判,放弃镇压镇江地方革命党,镇江获得和平光复。最终载穆为名节,选择自杀殉国。载穆的长女名爱新觉罗·淑仲,嫁英敛之为妻,育有一子一女,儿子为辅仁大学创始人英千里;女儿是民国著名演员英茵。孙子英若诚是前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曾孙英达为著名导演、英壮为著名演员;著名小品演员宋丹丹是英达前妻。
金毓泉先生源自允禵第四子弘暟一脉,原居西直门内葡萄园,育有四子二女。长女为武汉工业大学教授。
网络上允禵的故事很多,关于允禵后裔的情况,我只知十之一二,还要继续联系和学习。本文章写自2022春节前夕,在此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身体安康,阖家幸福!
作者:宫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