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重要的居住地有两处,一为皇城北京,二为陪都盛京沈阳。有学者说,现今这个家族有人口在40万以上,沈阳至少占15万人。如今,在盛京沈阳城里住着的都是皇族里的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 他们给这里带来了什么?
清朝“龙子龙孙”移居盛京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关捷
满族文化是辽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深究下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辽河文化精神,即英雄主义精神。比如,从清代皇家玉牒的研究作为入口走进去,会看到精彩纷呈。
爱新觉罗是满语。“爱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 “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家族。
清朝皇室,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区别血缘的远近。
宗室,是指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直世子孙,也就是努尔哈赤及兄弟们的后裔。
觉罗,是指努尔哈赤曾祖父兴祖福满和祖父景祖觉昌安的后世子孙,还有他父亲塔克世兄弟的后裔。宗室身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以显示贵族的不同身分与地位。
到了康熙年间,爱新觉罗家族已开始采用汉人按辈分取名的方法。康熙二十年,玄烨正式规定后代子孙整齐划一范字。其子侄辈为“胤”,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永”、“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祺”。
1938年,在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最终形成爱新觉罗氏宗室的谱字歌——“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
移居盛京是为了要重塑辽河文化精神(小标题)
爱新觉罗家族和历史上其他皇族一样,进入京师坐定了江山后,当初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精神,很快演变成养尊处优的享乐意识。加之,他们享有特殊权力,时间一久,部分成员腐化堕落之事也就屡见不鲜了。
乾隆末年,杭州将军努尔哈赤五世孙富春,由于“每日听戏”,沉迷于声色,被“革退将军”及“所有职衔”。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宗室绵传,私自出京,在一郊县娱乐场所,与妓女们饮酒作乐。事发后,嘉庆皇帝斥责他“卑鄙无耻”,传旨在圆明园奏事门外,责处他40大板,并召集近支宗室王公等观看,以儆效尤。
然而,仅仅过了三年,即公元1808年,宗室仪续、仪平兄弟居然跑到城外嫖娼,比“钦酒作乐”又升了格。嘉庆气极了,等于三年前的示众,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他这回处罚得更狠,即刻谕令“革去顶带”。
然而,以身试法者,在皇族里似乎是层出不穷。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宗室拉尔森身着小褂,跑到西城副指挥衙门撒野,他“推翻公案,卧地喊骂”。道光皇帝得知后,说他是“自甘下贱,有玷宗潢”,命令“革去黄带子,作为红带子”。即由宗室降为觉罗。
事过仅仅一年,宗室福山就因讹诈钱文、奸淫妇女、开宝聚赌而一时名噪京城。道光帝以其“无故扰害”良民,革去四品宗室顶带,发遣吉林将军之下,严加管束。
又过了两年,宗室硕海又出事了。他本来因作案被处以“拟绞缓决”,经教育不知悔改,又“捆拴官兵”,刑部以“凶恶棍徒加拒捕罪”,发往黑龙江管制。刑满释放后,又因“代人讨保”,至承德县署“击鼓闹堂,犀骂职官”,被县官执法“饬役板责”。承德县官破例板责宗室,本不合清律,但宣宗没有怪罪地方官,认为他这是“辱由自取”。
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庄亲王奕卖、辅国公溥喜、镇国公绵顺“赴尼僧庙内吸鸦片”。道光谕令将“奕卖革去王爵,溥喜革去公爵”。镇国公绵顺,由于“带同妓女,赴庙唱曲”,也被“革去公爵”。
同年,宗室敏学“逞凶不法”,大失宗室颜面。嘉庆命令“严行惩办”,在宫门之前“重责40板”,集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看示”,之后,发往热河“永远圈禁”。
其实,这种情况在清初就出现了。个别皇室子弟一系列腐化堕落行为,给清代社会风气带来严重影响,也开始动摇王朝的统治。
爱新觉罗家族,是清代是一个特殊的贵族阶层。但清政府对其管教十分严格,对触犯的人从不手软,对于腐化堕落现象,也常常进行法律制裁。哪怕是宗室、亲王、公爵、将军,也绝不留情,绝不容许他们扰害百姓,挥霍国家资财。就是说,皇族的特权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清律》。康熙帝曾苦口婆心对自己家族的人进行教育,他分别在康熙四十七年和四十八年两年当中,将有罪的宗室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有的就发往盛京,让他们看守祖先的陵墓。
康熙是这样,他之后的历代清帝也没有放松皇族成员的严格管理。除了频繁申谕教训之外,对于屡教不改的人,对犯法的宗室觉罗子弟,严令他们到盛京观摩满洲旧俗或移居盛京,重习满洲淳朴旧风。进行“传统教育”,激发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斗志。这是大量爱新觉罗族人定居盛京沈阳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爱新觉罗家族发展到清中期后,人口日益繁多。相对而言,爵位官职有限,又不允许他们从事别的职业,比如商业和手工业,这是坚决禁止的。这样多数人就成了闲散人员。久而久之,成了皇城的巨大经济负担。聪明的嘉庆皇帝,想出了移民的一招。
移居盛京的办法(小标题)
雍正继位后,皇室成员腐化堕落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依然很严重。他在严惩的同时,依然采取父亲的老办法,将这些人迁到祖宗发祥地区。清世宗在位治理到第九、十个年头时,皇族子弟的风气有所好转。乾隆继位,如法炮制,也是陆续将不法的家族人移到盛京,进行思想和灵魂的重塑,而且规模更大一些。但他的规模远远不如他儿子嘉庆皇帝。因为,这时皇室闲散人员多了起来,连生计也成了问题。除了惩治犯罪,还多了移民的成份,即把那些无辜的人,包括刚刚出生的孩子,也都要移将过来。
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嘉庆皇帝采纳了专门负责管理皇族事务的宗人府宗令的建议,实行“以族治国”的方针。就是把京城内闲散的皇室人员迁移到盛京,让他们利用“天威”来挟制那里的汉族官吏,这样既可保持政治上的长治久安,又可大量使用地方的经费维持皇族人员的高配的经济生活。
嘉庆决定,移居70户宗室到盛京。一个男丁算一户,即使是吃奶的婴儿也算。这70户,大多是遵纪守法的“龙子龙孙”,用嘉庆的话来说,是“皆诸王遴选安分朴实,深可造就之人也”。所以有人说,来到盛京的皇族都是罪人,他们居住的“宗室营”是罪城,这是错误的。“罪城”原先是有一个,在大西门外数十里的地方,有十几户被清除宗室的人,不过,那是在嘉庆十八年前的事。嘉庆移民的时候,“罪城”已经消失了。
嘉庆对这70户的安置工作做得极其周到。除了批给大量的田地,他还对盛京将军下令,在小东边门外,修建一座高档的别墅区——“宗室营”,在这座营城里,修造72个四合院。
这样,嘉庆十八年(1813年)八月的一天,70户宗室加上其随从1000多人北上回故乡。
临行前,嘉庆皇帝特别写了一篇长赋,以示对他们的关怀。“于铄大清。龙兴东海肇基盛京世祖入关敉乱。定鼎京师。诸王贝勒贝子公及众宗室除奉祀留都者。攀龙附凤。随至北京。屏藩辅翼。云集景从。至于今一百七十余年矣天潢蕃衍。日月引长。仰惟皇考锡类推恩。沦肌浃髓。亲亲渥泽。不可殚述。朕祗承庭训。首重展亲。教养多方。终难遍及也。我八旗子弟。生龄益繁。亿万黎民。辐辏京邑。物产昂贵。此必然之势也。设官分职。经费有常。岂能岁增禄糈乎。亦未能尽用宗室。置满洲蒙古汉臣于闲地。非善政也。封建直省。其失具在前史。更不必论矣。宵旰殷怀。迄无良策。敬读我皇考盛京赋启佑予衷以祖宗之心为心。思惇本睦族之道。莫若移居故土习我旧俗。返朴还淳。去奢从俭。诚良法也。人情狃于闲逸。同乎流俗。渐染之日深也。可与乐成惮于谋始。巧宦之长技也。宗室中之明理晓事者必知感鞠谋绥众之深恩。而一二不肖者。遂讹传为窜逐流放之重罚。是不但不知予求旧之心。亦非乃祖乃父之克家良嗣矣。朕志先定。询谋佥同。乃命将军和宁、工部侍郎富俊、于盛京小东门外、择地建房。文学武庙衙署戍楼咸备。总计八十区。周以垣墉。聚族而居。肄武习文。各恭尔事。以待器成。出为庙廊良佐。所得不亦多乎。宗室顶戴考慈自幼即有养赡。今移居故国。尽可自备路费。然长途千五百里之遥。惟恐力有不逮。特命官雇大车。各付官价。宗室共七十户。皆诸王遴选安分朴实深可造就之人也。逐日给盘费先期备行装。下及仆役。皆畀以金。共用帑项万有一千有奇。择吉季秋上旬中旬。分三队起程。言归故乡。欣然就道。其欢乐之情。自应出于至诚所格。况每起居钦食有大臣照料。关内直隶关外盛京,各派文武官吏沿途护送。亦可谓殚思竭虑惠我宗人矣。乃有出乎意想之外竟倡为发遣之说。煽惑人心。不可不阐明其理也。夫犯罪之人。徒流军遣。律有明条。必申明所犯何罪。所配何省。从未有发遣至本省之军犯。军流道里表具载其详。内地则发往新疆。新疆则发往烟瘴。远离故土。投诸四裔。遇有庆典。始赦还乡。我大清百有七十余年之律例。天下皆知。宗室转不知耶。今以衣锦还乡之乐事。转谓斥放迁徙之虐政。稍有人心者。何忍出此言哉。试问犯罪发遣之人。岂有有受此重赏者乎。不辨自明矣。愿我宗人。还我故国安常处顺。念昔先人。武备宜勤。家语须熟。行有余力。学于古训。此日为家之贤子弟。他年作国之好大臣。拭目以俟。可不勉乎。自此次移居著有成宪。闲十余年踵行一度。我朝本支百世。蕃衍炽昌。留都北京。王气连属。上慰列圣在天之灵。普锡宗室无疆之福。诚尽美尽善之政也。尔众永思予训。尚慎旃哉。”
“龙子龙孙”们听罢,不免感恩戴德。于是,启程上路。
48天后到达盛京。在盛京官员率百姓的夹道欢迎中,他们趾高气扬地住进了这座“小皇城”
那么,从清初到清末,入主盛京的龙子龙孙到底都是呢?换句话说,如今生活在沈阳城乡的爱新觉罗都是哪些人的后代呢?
移居盛京的“龙子龙孙”们(小标题)
据1938年结稿的最后一版《爱新觉罗宗谱》记载,从清初到清末,入主盛京的龙子龙孙是如下一些人。
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支——
绵字辈:禄恒(康熙60年生,乾隆12年卒)、禄祥(康熙60年,乾隆17年卒)、喀郎阿(乾隆12年生,嘉庆7年卒)、积尔莽阿(乾隆14年卒)、奢明(乾隆23年生,道光20年卒)、长永德(乾隆15年生,嘉庆14年卒)、德克承额(乾隆24年生,嘉庆元年卒)、特名(乾隆44年卒)、伊勒通阿(乾隆29年卒)、奕字辈:体祥(乾隆37生,道光6年卒)、康斌(乾隆40年生)、成敬(乾隆43年生,道光23年卒)、福宁额(乾隆7年生,乾隆31年卒)、爱星额(乾隆17年生,乾隆41年卒)、馨舒(乾隆20年生,嘉庆元年卒)。载字辈:春华(乾隆19年生,乾隆26年卒)、福明阿(乾隆31年生)。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支——
永字辈:伯伸(乾隆3年生,乾隆13年卒)
绵字辈:富僧额(乾隆56年生,咸丰9年移居盛京)
奕字辈:恒博(乾隆22年生,道光四年卒。嘉庆12年,革退内阁学士,移居盛京,一同来的,有他的儿子伦秀、伦芳、伦升,孙子琳兴。)、福山(嘉庆8年生,道光26年卒)、兴和(乾隆37年卒,嘉庆元年卒)。
载字辈:琅庆(乾隆40年生)
溥字辈:纯成(嘉庆元年生,咸丰6年卒。此人为曹雪芹表兄福秀之后。)
太祖努尔哈赤三子阿拜支——
绵字辈:吉明(乾隆40年生,嘉庆17年卒)、宝昆(乾隆60年生,道光20年卒)、忠喜(乾隆41年生,道光25年卒)。
太祖努尔哈赤四子镇国将军汤古代支——
奕字辈:富能(道光29年生,光绪13年卒)
载字辈:伊勒图(道光25年生,光绪34年卒)
太祖努尔啥赤六子辅国将军塔拜支
胤字辈:博奇(康熙40年生,乾隆28年卒)、博库(康熙50年生,乾隆30年卒)、裕德瑞(康熙7年生,乾隆14年卒)
绵字辈:来恩(嘉庆12年生,同治2年卒)
奕字辈:多诚(乾隆34年生,嘉庆18年卒)、福贵(嘉庆17年生,咸丰10年卒)、福寿(嘉庆18年生,光绪20年卒)、福绵(道光元年生,光绪17年卒)
载字辈:庆清(道光13年生,光绪32年发往盛京)、尚安(嘉庆19年生,光绪10年卒)
溥字辈:连通(光绪14年生)、明深(道光9年生,同治10年卒。因案发往盛京。)、明海(道光20年生,光绪12年卒)
太祖努尔哈赤七子饶余郡王阿巴泰支——
载字辈:英林(嘉庆22年生,同治二年卒)、纯暇(道光5年生,光绪7年卒)、纯华(道光8年生,光绪2年卒)、
玉莲(道光10年生,同治8年卒)、纯治(道光12年生)
太祖努尔哈赤九子辅国公巴布泰支——
永字辈:禄兴(乾隆16年生,乾隆21年,袭奉恩将军时,派往盛京)、通吉泰(乾隆25年生,乾隆59年卒)、通金泰(乾隆29年生,嘉庆4年卒)
奕字辈:富宽(道光4年生,光绪21年卒)
太祖努尔哈赤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支——
满贵(乾隆48年生,道光14年卒)
太祖努尔哈赤十三子辅国公赖慕布支——
弘字辈:阿克占(雍正3年生,乾隆59年卒)、阿克禄(雍正4年生,乾隆14年卒)、阿克普(雍正7年生,乾隆17年卒)、阿克绶(雍正5年生、乾隆19年卒)、阿克智(雍正8年生,乾隆20年卒)、阿克礼(雍正10年生,乾隆25年卒)
永字辈:敏忠(雍正8年生,嘉庆5年卒)
奕字辈:英舒(嘉庆15年生,光绪2年卒)
太祖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支(多尔衮无后,其弟后过继)——
溥字辈,富明(道光18年生)。
太祖努尔哈赤十五子多铎支——
胤字辈:华良(雍正7年生,嘉庆10年卒),弘字辈:图桑阿(雍正10年生,乾隆48年卒)、图盛(雍正10年生,乾隆41年卒)、托莫尔欢(乾隆37年生,道光12年卒)、托佛欢(乾隆40年生,道光9年卒)、叙恒(乾隆27年生,乾隆49年卒);永字辈:连康(乾隆27年生,道光14年卒)、那尔胡起(乾隆55年生,道光20年卒)塔尔胡起(嘉庆6年生),图尔明阿(乾隆34年生,嘉庆24年卒);绵字辈:德明(乾隆37年生,嘉庆10年卒);奕字辈:英福(嘉庆13年生,咸丰5年卒),恩来(嘉庆19年生,同治元年卒);载字辈:丰林。
太宗皇太极四子辅国公叶布舒支——
绵字辈:春佛(嘉庆18年移居盛京)
太宗皇太极五子承泽亲王硕塞支
奕字辈:奕珊(道光26年移居)
太宗皇太极七子辅国公常舒支
绵字辈:清泰(乾隆40年生,道光27年卒)
奕字辈:国英(嘉庆9年生,同治3年卒)
载字辈:贵启(光绪年间)
太宗皇太极十子辅国公韬塞支
绵字辈:书恒(嘉庆18年移居盛京)
清世祖福临二子裕亲王福全支——
溥字辈,松涛(道光25年生,光绪10年卒);松谦(道光29年生,光绪24年卒);常山(道光14年生,同治10年卒)。第五子恭亲王常宁支:载字辈,祥贵(道光18年生,光绪20年卒)、祥椿(嘉庆20年生,同治11年卒)
圣祖皇帝玄烨长子允禔支——
奕字辈,奕庄(乾隆57年生,道光21年移居。因事。);载字辈,载熙(道光6年生,感丰7年缘事发往吉林,赦后,移居盛京)。
圣祖皇帝玄烨次子允礽支——
奕字辈,奕告(嘉庆10年生,同治13年卒)
努尔哈赤二弟贝勒穆尔哈齐支——
胤字辈:噶林(康熙35生,乾隆2年派往盛京);爱善(康熙39年生,乾隆14年卒)。弘字辈:成岱(康熙48年生,乾隆27年卒。乾隆二年发往盛京)、法克锡(康53年生,嘉庆12年卒)、那喜泰(乾隆8年生,乾隆59年卒)、瑚锡泰(乾隆3年生,乾隆60年卒)、依林泰(乾隆12年生,乾隆45年卒)、武丰(雍正10年生,乾隆57年卒);永字辈:果尔明阿(乾隆2年生,乾隆34年卒)、布尔通阿(乾隆4年生,乾隆57年卒)、诺布唐阿(乾隆5年生)、塔布精阿(乾隆6年生,乾隆55年卒)、额博龄阿(乾隆6年生,道光明磊落1年卒)、伊奇龄阿(乾隆11年生)、佛尔启隆阿(乾隆13年生,乾隆53年卒)、巴尔塔灵阿(乾隆14年生)、福乐护灵额(乾隆19年生)、素升额(乾隆27年生,嘉庆23卒 )、岱成(乾隆28年生,道光4年卒)、莫尔根(乾隆30年生)、保尔额(乾隆32年生)、奇龄阿(乾隆11年生,乾隆21年卒)、富隆杭阿(乾隆39年生)
绵字辈:安永(乾隆50年生)、西林布(乾隆50年生)、奎义(乾隆54年生,嘉庆20年移居盛京)、奎云(嘉庆6年生,嘉庆24年移居盛京);奕字辈:国兴(嘉庆11年生)、国萌(嘉庆16年生)、乌什哈(嘉庆16年徨,道光16年卒)、定寿(嘉庆20年生,同治6年卒)、定康(嘉庆24年生,道光19年卒)、宜英(咸丰19年生);毓字辈:元辅(咸丰8年生)、元舟(同治元年生)、元舆(光绪2年生)、元辚(同治3年)、元轸(同治12年生);。
努尔哈赤三弟庄亲王舒尔哈齐支——
弘字辈:效忠义(康熙54年生,乾隆20年卒)、福星柱(康熙56年生,乾隆50年卒)、寿星祝(康熙59年生,乾隆1年卒)。永字辈:伊楞额(康熙57年生,嘉庆20年卒)、成光(雍正3年生,乾隆52年卒)、根同(乾隆12年生,乾隆32年卒)、博受保(乾隆13年生,乾隆59年卒);绵字辈:德进(乾隆10年生)、伊里本(乾隆17年生,乾隆42年卒);成祥(雍正5年生,乾隆24年卒)、赫年(乾隆14年生,嘉庆7年卒);溥字辈:多佑(同治3年生)。
努尔哈赤三伯祖索长阿支——
玄字辈:塞尔德(康熙17年生,乾隆10年卒);胤字辈:巴雅度(康熙42年生)、格德浑(康熙26年生,乾隆43年卒)、常凯(雍正3年生)、福长(乾隆2年生,道光51年卒)、常兴(雍正7年生,道光6年卒)、正固(雍正元年生,嘉庆元年卒)、富采(康熙45年生,乾隆48年卒)、富奇(康熙45年生,雍正11年卒)、德赫纳(康熙48年生,乾隆39年卒)、富有英阿(康熙50年生,乾隆44年卒)、苏英阿(康熙52年生,乾隆59年座);弘字辈:鄂海(康熙54年生,乾隆24年卒,此支主要集中在今满堂乡二道沟村一带)、鄂敏(雍正8年生)、永义(乾隆10年生)、泰善(雍正8年生,嘉庆25年卒)、宝善(乾隆10年生)、宝兴(乾隆19年生)、宝海(乾隆26年生)、巴彦允布(乾隆元年生)、尼海(乾隆8年生)、英海(乾隆12年生)、海城阿(乾隆37年生)、文玉(乾隆51年生);永字辈 :苏柱(乾隆20年生)、长理(乾隆19年生)、克兴阿(嘉庆9年生)、图勒(乾隆27年生)、阿金泰(乾隆30年生)、阿音泰(乾隆35年生)、阿麟泰(乾隆37年生)、阿灵泰(乾隆50年生)、福成(乾隆27年生)、福明(雍正13年生)、福德(乾隆37年生,乾隆60年卒)、福盛(雍正13年生)、福良(乾隆35年生)、福有(乾隆43年生)、福全(乾隆46年生)、福善(乾隆29年生)、福连(乾隆34年生)、珠隆阿(康熙42年生,乾隆39年卒)、伊龄阿(乾隆16年生,嘉庆12年卒)、伊里纳(乾隆18年生)、伊里布(乾隆21年生)、伊勒图(乾隆27年生)、伊里柱(乾隆36年生)、图礼(乾隆18年生)、明福(乾隆25年生)、舒明阿(乾隆43年生)、福敏(乾隆38年生)、福智(乾隆40年生)、阿克敦(乾隆52年生)、阿克站(乾隆59年生)、福奎(乾隆57年生)、阿林保(嘉庆6年生)、华里雅逊(乾隆45年生)伊兰泰(乾隆47年生)、伊成额(乾隆51年生)、伊通额(乾隆53年生)、伊明阿(嘉庆元年生)、齐克坦(嘉庆3看生);绵字辈:格奉额(乾隆54年生)、舒兰泰(乾隆13年生,乾隆55年卒。乾隆45年革)、书谦(乾隆51年生。道光年间发往盛京)、舒郎阿(乾隆15年生)、葛拉彬(乾隆34年生);奕字辈:丰盛额(喜庆4年生)、多奎(道光6年生);载字辈:吉隆阿(乾隆46年生,道光22年卒)、秀芳(光绪10年生)
努尔哈赤五叔祖包朗阿支———
密雅纳(包郎阿重孙,天聪三年生,康熙29年年卒)此支人人口众多,数量应有数万。
努尔哈赤的六叔祖宝实支———
弘字辈:祥麟(乾隆重年生)、知勋(乾隆36年生,嘉庆功3年卒,嘉庆8年移居)、福珠隆阿(乾隆40年生)、德克精阿(乾隆40年生)
在这个名单里,只有如下一些人,是因为犯错或犯罪而发配到盛京的。
他们是代善的后人恒博(乾隆22年生,道光四年卒。嘉庆12年,革退内阁学士,移居盛京,一同来的,有他的儿子伦秀、伦芳、伦升,孙子琳兴。)庆清(道光13年生,光绪32年发往盛京);塔拜的后人连通、明深(道光9年生,同治10年卒。因案发往盛京。);允禔的后人奕庄(乾隆57年生,道光21年移居。因事。)载熙(道光6年生,咸丰7年缘事发往吉林,赦后,移居盛京);穆尔哈齐的后人成岱(康熙48年生,乾隆27年卒。乾隆二年发往盛京);索长阿的后人舒兰泰(乾隆13年生,乾隆55年卒。乾隆45年革)、书谦(乾隆51年生。道光年间发往盛京)。
其余的人一律是正常移民,多为正人君子。
移居盛京的爱新觉罗氏参予并丰富了辽河文化的建设(小标题)
移居盛京的爱新觉罗不仅是正人君子,绝大多数都受过良好的京师文化教育,并且到了盛京后,他们的教育依然在继续,因而他们为改变和提高盛京城乡的文化结构和人文水准,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翻开《满族文学史》、《辽宁文学史》,会看到一长串的宗室诗人作家,比如皇太极王子辅国公高塞、比如豫亲王多铎五世孙裕瑞,他们的创作及作品,或高亢雄劲,体现边塞派的特点,或悲天悯人,表现贵族阶层的忧患意识。既有深刻思想,又有高端艺术。皇太极七世孙晋昌做了盛京将军,和程伟元一起从京城带来了刚刚出版的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在小南门里的“程记书坊”公开出售,《红楼梦》在盛京城大规模发行,无疑是一场伟大的文学革命。这些都相当程度上积极影响了辽沈地区的文学成就以及文人文环境的升华。如果说努尔哈赤、皇太极参开阔了辽河文化的气度,那么,移居盛京的宗室子弟们则在内容细节方面丰富了辽河文化。
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人,基本上没有辜负祖训,他们当中有相当一批在盛京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多文(1852—1910),字锡山,是镶红旗宗室,努尔哈赤长子禇英的11世孙。他著名的故事是以死相抗,令俄国人望而生畏,从而令中东铁路南满线不得不绕开昭陵,从而保护了昭陵。俄国人起初不听他劝告,还放火烧荒,多文就跳到烈火中,大喊:“你们只有烧死我,才能在这里修复铁路。”俄国人发愣了许久,铁路线只好向西移了五里。那是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的故事。三年以后,多文因此被提升为盛京副都统。使消沉了二百多年的褚英支再度出现“高级干部”。多文将军保护了昭陵,使我们今天可看到完整的“一宫两陵”
辛亥革命以后,沈阳的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一般改为汉姓金、海、洪、尤、恒等。肃亲王善耆的21子金宪东,走的是一条与姐姐川岛芳子截然不同的道路,他成了中共红色特工人员,成为解放沈阳的英雄人物。
1929年,十九岁的金宪东从大连去日本留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东京学生运动领袖加藤惟效。加藤惟效是日本共产党员,并且和共产国际有联系。 在加藤惟效的影响下,他接受了红色思潮的洗礼。他萌生一个想法,要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2月9日,金宪东回到了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长春),任伪满军高射炮团连长。在此期间,金宪东频繁地和有抗日思想的亲戚联系,准备兵变,投奔共产党的抗日武装。但是举行兵变难度过大,他只好等待机会。不久,他被调到沈阳铁西区防空部队任队长。这个期间,他仍四处寻找共产党。他曾对溥杰叹道:“共产党怎么这么难找啊?”
中共地下党也一直在暗中观察他。1944年春天, 奉天共产党地下组织主要负责人章晋找到金宪东。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最后,终于批准他加入了抗日青年地下组织,金宪东成为我党在东北的一位重要的特工。
依靠自己在伪满洲国的特殊身份,金宪东为党组织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情报。在抗战胜利之后,组织让他转到暗中监视伪军的一举一动。日军在撤离时将带不走的火炮全部都拆散了,金宪东熟悉火炮的组装,最终他将这批火炮组装完毕,如数送给了刚刚进入东北的我民主联军。
1945年,沈阳东北人民自治军卫戍司令部成立,经彭真、李运昌等领导的推荐和批准,金宪东成为副司令员,负责保卫铁西工业区和维持铁西区的治安。为和平解放沈阳,他做了很大的贡献。多年以后,他又为我军精心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炮兵,就连聂荣臻元帅都对他赞叹不已.
新中国成立后,爱新觉罗家族成员成了普通公民,但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精神仍在,他们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或官员、或为企业家、或为学者、或为军人、或为科技工作者、或为艺术家、或为工人、农民,总之,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为沈阳乃至辽沈地区、东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尽职尽责,为丰富与发展辽河文化精神奉献了力量。
匿名用户
宗谱网会员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宗谱网会员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宗谱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