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射猎图》郎世宁等绘 故宫博物院藏
满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狩猎文化,狩猎是其日常生活方式,从中孕育了满族质朴勇敢的民族性格,也培养了满洲人弓马骑射的生存技能,并保障了满洲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因此,在太祖、太宗开国之初,便常率诸贝勒大臣进行围猎,于射猎之时整饬军令,申明赏罚。及定鼎北京,为勤习武备,继承传统,顺治时开始在南苑、塞外举行围猎。康熙时设立木兰围场,兴建热河避暑山庄并沿途行宫,每岁出口校猎成为惯例,至乾隆时期达到高峰,嘉道以后逐渐式微。
《乾隆皇帝盔甲乘马图》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对围猎活动的称呼有很多,一般统称为行围、校猎、射猎等,而对皇帝亲自主持的大型典礼性质的狩猎活动则称为大狩,对秋天在木兰围场举行的围猎又称为秋狝。
▪清帝围猎的地点▪
1、南苑
地点在永定门外二十里,方一百六十里,系元代所建射猎之处,名飞放泊,明永乐中增广其地以为蕃养禽兽、种植蔬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别名南海子。清代开始设总管防御等官守之,周围缭以垣墙,四达为门,供皇家与禁旅射猎行围射猎及校阅士卒之用。
《乾隆皇帝逐鹿图》故宫博物院藏
2、木兰围场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皇帝巡幸塞外,蒙古翁牛特等部落贡献土地为围场供射猎之用,周一千三百余里,南北二百余里,东西三百余里。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避暑山庄于热河。其后陆续建造了自古北口至热河,自热河至围场的多处行宫,为皇帝巡幸塞外或秋狝木兰提供了便利。至乾隆年间,至热河避暑并到木兰行围每岁必举,规模达到高峰。
《乾隆皇帝围猎聚餐图》郎世宁等绘 故宫博物院藏
3、塞外、盛京等地
入关之前,满洲就经常在塞外及盛京等处狩猎。入关之后,从康熙皇帝开始,在巡视塞外或者盛京谒陵之时,往往于适宜之地亲行射猎。
4、淀河水围
地点在今河北省白洋淀一带,据记载“可取作围场者有二十一处”,康熙年间多到此行水围,并建有房屋以供休息之用。乾隆时对所有围场进行清点,并修葺康熙时所建房屋,改为行宫,复兴水围。
5、随时行围射猎
除以上各围场外,康熙与乾隆在京畿、直隶,以及西巡途中、乃至亲征途中,均随时行围射猎。如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就曾在西巡路途中曾为当地居民射虎除害,人们遂改其地名为“射虎川”。
《射虎川》
【清】弘历
西来圣迹仰依前,岭谷重经射虎川。
榛薄鼠如真不啻,寺楼麟楦尚居然。
三驱弧矢罢平野,万户耕桑遍大田。
稍可弗孤前烈者,秋围一试示于阗。
《乾隆皇帝刺虎图》郎世宁等绘 故宫博物院藏
▪清帝围猎的时间▪
至于围猎的时间,一般集中在秋八、九月、冬十月和早春正月。康熙曾规定:“冬月行大围,腊底行年围,春夏则看马之肥瘠,酌量行围。”其中,秋天多于塞外、冬春多在南苑。形成这种射猎时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秋冬多兽,马匹肥壮
2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利于弓箭的使用。
乾隆帝曾做《木兰杂咏》专门论及此事,内有“草浅兽肥候,非春合是秋”句,并注曰:“魏文帝《典论》谓岁之暮春,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云云。其言非知猎者,盖春草虽浅而兽不能肥,必待秋深草枯,芜原平浅,方堪驰骋,而兽亦至此时乃肥硕。至于弓力尤须风高始劲,若春多阴雨,弓安能燥乎?”
清 皇子用黑绒面櫜鞬 故宫博物院藏
3、冬天与初春处于农隙,捕猎野兽也可以保护庄稼幼苗。
早在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帝就降旨:“今朕猎回,见禾稼茂盛,足觇有秋,恐尔等仍前放鹰驰猎以致蹂躏田禾,殊堪轸念。必俟收获之后方许放鹰,勿得玩违”。
通过狩猎的时间规律反映出了满洲渔猎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不同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同刊可以看出,从顺治开始,清朝的皇帝已经开始由一个马背上的军事领导者向一个农耕社会的统治者转变。
《乾隆皇帝击鹿图》局部
乾隆奇准神枪,通长203厘米,筒长155.6厘米,口径17mm。清宫旧藏。
清代是一个典型的征服王朝,面临着文化方面的强烈冲突。比较辽、夏、金、元等各个相类似的王朝,又以清朝统治成就最高。分析其重要原因,就是清统治者在渔猎、游牧、农耕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较好的完成了融合与调适。而围猎活动就是达成这种成就的重要手段。在学习吸收汉文化的过程中,清统治者依靠围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护了质朴尚武的传统、团结了边疆游牧民族、保持了赖以统治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清统治者利用围猎这种原本与满洲生活、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关系的活动,不仅帮助其完成了创业大举,也帮助其担负守业重任。
原载于红缨满洲
爱新觉罗宗谱网转载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