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历史云雾
顺治二年六月,多铎顺着长江攻灭了南明的弘光政权,多尔衮以为天下就此平定,便迫不及待地召开了一场会议。在这场庆功会上,多尔衮当着代善、济尔哈朗等人的面前,对两白旗的一统天下之功大肆吹嘘,随后又话锋一转,批判起了皇太极拒入中原的妥协政策。皇太极难道真如多尔衮所言对明朝万般妥协吗?他那八年铁血改革真的就被世人遗忘了吗?
皇太极
围点打援的开创者,皇太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努尔哈赤在得知孙承宗被明廷罢免后,便率领八旗骑兵渡过辽河,奇袭山海关一线的宁远城。但在攻占城池的过程中,他不幸被袁崇焕安置的红衣大炮击伤,不久后因伤势发作而猝死。
作为努尔哈赤的继位者,皇太极始终对宁远之战的失败耿耿于怀,毕竟这是后金面对明军的首次惨败。在痛定思痛后,皇太极特意召开议政会,对努尔哈赤时期的攻城战术进行批判。首先,八旗之所以在坚战中无所不克,乃是依靠强大的野外作战能力,即通过诱敌出城在野战中歼灭对手,导致城内兵力空虚而趁势攻陷。
这种套路偶尔使用还好,一旦视作固定战术,很快就会露出破绽。袁崇焕明显是洞悉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与八旗骑兵直接碰撞,便将所有驻军与西洋大炮撤入城中,这就使士兵可以凭借城墙保护从容操作火器,提高杀伤效果。
八旗重骑兵
相比之下,八旗引以为傲的弓矢,完全无法射入巍然屹立的高墙当中,骑兵的近战冲砍优势更是无从发挥,只能承受明军居高临下的炮火攻击,最终遭致惨败。
皇太极在陈述完八旗的作战劣势后,面向众位贝勒征求意见,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一致认为,若想攻陷明军城池,可先利用打大炮轰击城池,再建造云梯强攻。
采用强攻虽能一鼓作气攻破城池,但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于拥有200万人口的后金而言完全得不偿失。为此,皇太极力排众议,决意颠覆现有军事战术,推出围点打援的宏观战略。
天聪五年(1631),祖大寿率领八万援军进驻大凌河,皇太极也御驾亲征,举全国兵力来战,这场战争将直接决定两朝国运。然而,就在事关生死存亡之际,皇太极却敢拿国运作赌注,来实践他的围点打援战术。
攻城恐士卒被伤,不若掘壕筑墙以困之。彼兵若出,我则与战,外援若至,我则迎击。《清太宗实录》
按照皇太极指示,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丈多高的墙,将大凌河城围得水泄不通,其后又利用清军骑兵高速机动能力,绕至对方背后,切断补给线。如此一来,明军在丧失粮草供应的前提下,又不能寻求突围作战,一旦尝试突围,便会被清军骑兵迅速围歼。
挖壕沟围城
与此同时,皇太极趁着城内守军深陷饥饿,又派遣汉军八旗开动红衣大炮,朝着大凌河城池猛烈轰击。此举虽然不能彻底摧毁城墙,但却能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抵抗心理。
果不其然,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明军内部出现了自相残杀、同类相食的可怕场景,而明朝派出的援军根本无法突破包围,被局限在连成一线的壕沟之外。面对这进退两难的处境,祖大寿担忧部队发生哗变,就只好应了皇太极的和谈条件,向大清递交降书,这一举动不仅让明朝丧失了重要的交通枢纽,还使皇太极的围点打援战术名震天下,就连老对手吴三桂都惊呼:
裹粮载炮,采木盖房,计图久住,此二十年从未经见之举。《中国明朝档案总汇》
得益于皇太极英明的军事改革,八旗从一个只知强攻,不知防守的杂牌军队,成长为攻守兼备的王者之师,这不仅让皇太极在八旗中树立了绝对威信,还为大清荡涤中原、一统天下奠定了战事基础。
全面汉化,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公元1615年,后金凭借萨尔浒之战的胜利,从明朝手中夺走了辽东控制权,八旗军队开始大批入驻该地区。努尔哈赤希望借助辽东优越的农业条件,来鼓励汉民生产,进而为后金征服中原提供储备。
清太祖努尔哈赤
可八旗早已习惯了掠夺式经济,哪能领会到农业生产带来的益处,所以每到一地,不仅将土地牲畜席卷一空,还强抢汉民为奴。这种野蛮的军事掠夺无异掀起汉民的激烈反抗,一时间涌向山海关内的民众不计其数,辽东地区的人口随之锐减。
努尔哈赤为了阻止人口外流加剧,便制定了严厉的逃人法,针对逃跑的民众施以残酷极刑,以至于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至皇太极继位时,国内米粮已经涨到8两一斗,民间饥俘遍野,百姓易子相食。
皇太极清醒地认识到,若想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就必须抛弃满洲奴隶制残余,大力推行农业生产以发展封建经济。
为此,皇太极先是剥夺了八旗贵族的圈地利益,其后又下令满汉分居,将汉民统一编入户口,并从中挑选汉官治理。与此同时,为了弥补后金人力资源不足的缺陷,又在辽东推行满汉一体政策,凡有汉民归降,皆统一分配土地、房屋,这就将努尔哈赤时期流失的人口补了回来。
尔等得乘所有之马,得用所畜之牲,妻子得免为,择映地而耕之,米谷得以自给。至于民人,皆吾赤子,来归之后,自当加以恩养。《清太宗实录》
可以说,经过皇太极的变法改革,以农业为代表的优质生产力,取代了渔猎采集业这等落后生产力,后金由此迈进了封建式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皇太极完成农业方面的改革后,国家便可对征收来的粮食进行统一分配,不再需要通过围猎来分配食物,因此保障八旗贵族利益的议政会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皇太极谋士洪承畴
在汉族谋士宁完我的谏议下,皇太极仿照中原体制,进行了两项汉化改革。
1.设立六部和都察院,将议政权一分为六,均匀的分散到各部之间,为了平衡其中的满汉势力,还特意安插归降而来的汉官,如洪承畴、范文程等都在其中任职。如此一来,六部成为直接听命于皇权的组织,大清距离完成中央集权就只有一步之遥。
2.大力提倡学习汉文典籍,从中汲取忠君、爱国的儒家理念,以此改进满洲在思想文化上的不足,倘若八旗中有人不愿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便不得随军出征。从中可以看出,皇太极的思想战略遥遥领先,他想要的不仅是征服中原那么简单,更在于征服后该如何治理,顺势汉化便是唯一答案。
封建化的最后一步,废除八家分治
后金八家分治的政治局面,完全是由努尔哈赤一手造成,努尔哈赤因长子褚英事件而大受打击,决定不再将权力集中于一个贝勒手中,而是由八大贝勒共同执政。所以,皇太极继位之初,虽名为一国之汗,实与普通贝勒无异,不仅要小心翼翼地遵奉三大贝勒为兄,凡遇国家大事还需与另外四个小贝勒商议,正所谓:
八王共议置汗,共理国政,汗不得有违八王之意,八王可更易汗主。《满文老档》
在这种情形下,诸王贝勒相互猜疑、各自为是,且阳为臣子,阴图汗位。皇太极提出的任何军政措施,都不能轻而易举地执行,这对于后金的中央决策而言绝非好事。
显然,就在天下群雄逐鹿中原,妄图成就千秋霸业时,皇太极就连摆平内部都极为困难,又谈何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呢?倘若不能在这关键时刻完成中央集权,协同战略思想,留给后金的只能是在东北偏安一隅。
于是皇太极决定在政治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惜以违背努尔哈赤的遗命为代价,废除八王议政。其实,废除制度的关键不在于制度本身,而在于依附于制度的个人,只有将人与制度分离开来,才能实现鼎故革新。
天聪四年(1630),二贝勒阿敏因在永平屠城而被抓到把柄,正当阿敏以努尔哈赤留下的传统为之狡辩时,皇太极却以“满汉一体”进行反击,最终将其代表的镶蓝旗势力彻底瓦解。就在阿敏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皇太极又采用引蛇出洞之计,逼迫三贝勒莽古尔泰在御前露刃,革去了他的贝勒称号。随着阿敏、莽古尔泰的相继陨落,皇太极认为时机已然成熟,便动员集体力量,指示多尔衮、多铎等对代善议罪,最终革去大贝勒之职。
多尔衮
崇德元年(1636),也就是铁血改革后的第八年,在将一切反对势力清除出局后,皇太极于盛京郊外祭天,然后顺势登基,受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定国号大清。一个以游猎起家的少数民族政权正式屹立于华夏大地之上,并即将对奄奄一息的明朝取而代之,而这一切的肇始,皆要从皇太极的铁血改革说起。
结论:
皇太极仅仅用了八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汉化,进而将一个部落联盟打造成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然而就在满清入主中原的历史时刻,多尔衮凭却借卓越的战功而后来居上,大有盖过皇太极的风头气势。实际上,如果没有皇太极八年的铁血改革,此时的大清根本不可能完成中央集权,多尔衮又谈何调动千军万马?正如康熙帝所言:太宗皇帝网罗来俊彦,缔造群洪荒,卜世周垂历,开基汉启疆!
(原载于今日头条)
爱新觉罗宗谱网转载
2024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