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作者:张杰
摘要:清太祖的名字来自满语,罗马转写为"nurhaci",汉译名"弩儿哈奇",最早见之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乾隆初,清朝编纂《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时,润色为"弩尔哈齐"。民国时期出版的《清史稿》,进一步润色为"努尔哈齐"而清太祖汉译名"努尔哈赤",最早来源于《明实录》中的"奴儿哈赤”,是明朝人对少数民族的丑化用词。笔者认为:本着名从主人,尊重历史以及与时俱进的原则,清太祖名应写为“努尔哈齐”
在日前公开出版的中国通史或清史着作中,几乎都将清太祖的汉译名写为"努尔哈赤"例如,1961年确定为"高校文科中国通史教材之用"的《中国史纲要》:"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建州部的势力日益强大,先后合并了女真部的其他各部落。”(1)再如,十卷本《清代全史》:“金国的缔造者、清朝的第一代皇帝努尔哈赤的姓氏和家世,是一个仍需考究的问题。”(2)笔者认为,除了清太祖的“姓氏和家世”之外,他的汉译名同样存在“仍需考究的问题”。因为在民族史和满文翻译领域中,又都将清太祖的汉译名写为“努尔哈齐”。中央民族大学王钟翰教授于1957年出版的《清史杂考》论文集中,有一篇论文题目即为“满族在努尔哈齐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的《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译编说明》中说:“女真族贝勒努尔哈齐令儒臣额尔德尼等借用蒙文字母,拼写女真语,创造了无圈点满文。”(4)根据笔者对清太祖汉译名的梳理,将清太祖名写为“努尔哈赤”,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学者稻叶君山1914年出版的《清朝全史》之影响。时下国家正在组织编纂大型清史,清太祖的汉译名应当写为“努尔哈赤”还是“努尔哈齐”,显然是一个必须面对而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本着名从主人、尊重历史以及与时俱进的原则,清太祖名应写为“努尔哈齐”。
一、清代文献中的“弩尔哈齐”
清太祖名字的汉译问题,正如《清朝兴起史》一书的作者所说:“关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先,《武皇帝实录》等文献,有一段十分生动的记述。”“据可靠的文献记载,努尔哈赤的先祖,有籍可查的,当上溯到元末明初的建州女真一个部落的头人猛哥帖木尔,这就是《武皇帝实录》载述的努尔哈赤的六世祖都督孟特木,后来追尊为‘肇祖原皇帝’。”(5)由此可知,要想弄清楚清太祖的汉译名是“努尔哈赤”还是“努尔哈齐”,有一部非常“可靠的文献”叫做“《武皇帝实录》”。这部清代官修史书简称为《太祖武皇帝实录》,今人通称《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常见的有1932年北平故宫博物院印本和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本。
清太祖之名,最早见于清朝官方文献记载的就是《太祖武皇帝实录》。具体文字如下:
觉常刚第四子塔石嫡夫人,乃阿姑都督长女,姓奚塔喇,名厄墨气,生三子:长名弩儿哈奇(即太祖,原注),号淑勒贝勒(淑勒贝勒,华言聪睿王也,原注);次名黍儿哈奇,号打喇汉把土鲁;三名牙儿哈奇。(6)
这部研究清朝早期历史的“可靠的文献”,凡是研究清史的学者都应当阅读过,对清太祖的家世和名字写得非常清楚,“觉常刚第四子塔石”之长子,“名弩儿哈奇”。
《太祖武皇帝实录》成书于皇太极改元称帝之后,是清朝在关外时期编纂的第一部清太祖实录,该书的纂修情况,《清太宗实录》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崇德元年(1636)十一月乙卯:“《太祖武皇帝实录》告成,进呈。设大驾卤簿,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文武各官左右序立。上(皇太极)御崇政殿,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捧满字,希福捧蒙古字、罗绣锦捧汉字,率修纂满洲、蒙古、汉人笔帖式等,上表进呈,礼部官受表文于御前跪读。表云:内国史院大学士希福、刚林,率内院满洲、蒙古、汉人官员稽首顿首,谨奏于宽温仁圣皇帝陛下。臣等钦奉上谕纂修《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极立极仁孝武皇帝实录》谨以满洲、蒙古、汉字编译成书,繇此丰功懋绩,彪柄丹青,懿行嘉谟,昭垂奕叶,仰慰继述之思,大启纂承之烈。臣等不胜欢忭,恭进以闻。”(7)
这条史料告诉我们,崇德元年成书的《太祖武皇帝实录》总共有三种文本,分别是由刚林主持纂修的满文本,希福主持纂修的蒙古文本,罗绣锦主持纂修的汉文本。万历二十七年(1599),清太祖命令额尔德尼和噶盖两人创制满文,因无圈点,称为老满文,后经达海改进加上圈点,称为新满文。《太祖武皇帝实录》的满文本,是用新满文撰写的。在知识分子人数甚少的清政权中,刚林、希福、罗绣锦三人,称得上极尽一时之选。
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姓瓜尔佳氏,世居苏完。初隶满洲正蓝旗。为笔帖式,掌翻译汉文。天聪八年,以汉文考试,中式举人,命直文馆。”(8)刚林不仅擅长满、汉文翻译,尤其精通汉文,才能以“汉文考试”中举人,成为满族知识分子中第一批通过汉文科举考试的人才。清政权入关之初,刚林多次担任会试主考官,因此获得“巴克什”(满语“大儒”之意)赐号。他还充当纂修《太宗文皇帝实录》总裁官,参与编修《明史》,在清初的文化事业中地位突出。
内国史院大学士希福,姓赫舍里氏,“世居都英额,再迁哈达。太祖高皇帝既灭哈达,希福从其兄硕色率所属来归。以通满、汉、蒙古文字,召直文馆。屡奉使诸蒙古部,赐号‘巴克什’,文字之任,一以委之。”(9)希福“精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因此获得“巴克什”赐号,说明他当时的文化水平要超过“笔帖式”刚林。从希福多次出使蒙古诸部的经历来看,他是主持纂修蒙古文本的最佳人选。
内国史院学士罗绣锦,辽阳人,后隶镶蓝旗汉军,“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始设六部,绣锦由诸生授工部启心郎。八年,命礼部试满洲、汉人通文艺者为举人,绣锦与选,赐衣一袭,免四丁。寻授国史院学士,纂修《太祖高皇帝实录》,书成,得优赉。”(10)皇太极设立六部时,为了解决满、汉官员的语言隔阂,每部设启心郎一员充当翻译,生员出身的罗绣锦被任命为工部启心郎,表明他精通满语。不仅如此,天聪八年(1634),后金首次开科取士,罗绣锦又考中“通文艺”的举人。由于他熟谙满语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主持《太祖武皇帝实录》汉文本的纂修任务,并且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通过刚林、希福和罗绣锦的文化背景可知,清太祖名满文本汉译为“弩儿哈奇”,是他们三人通力合作,“以满洲、蒙古、汉字编译成书”的结果,因而经受了历史的检验。
清政权入关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历经顺治、康熙、雍正朝的多次修订,到乾隆四年(1739),最后定本为《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两者相比较,不仅卷数由四卷扩充为八卷,文字重新进行了润色,内容也有了比较大的改动。以追溯满洲源流的“朱果发祥”传说为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如下:
满洲源流:满洲原起于长白山之东北布库里山下一泊,名布儿瑚里。初,天降三仙女浴于泊,长名恩古伦,次名正古伦,三名佛古伦,浴毕上岸,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色甚鲜妍。佛古伦爱之,不忍释手,遂衔口中,甫着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告二姊曰:“吾觉腹重,不能同升,奈何?”二姊曰:“吾等曾服丹药,谅无死理,此乃天意,俟尔身轻,上升未晚。”遂别去。佛古伦后生一男,生而能言,倏尔长成。母告子曰:“天生汝,实令汝为夷国主,可往彼处。”将所生缘由一一详说,乃与一舟,顺水去即其地也。言讫,忽不见。其子乘舟顺流而下,至于人居之处……答曰:“我乃天女佛古伦所生,姓爱新(华言金也,原注)觉罗(姓也,原注),名布库里英雄。天降我定汝等之乱。”因将母所嘱之言详告之,众皆惊异,曰:“此人不可使之徒行。”遂相插手为舆,拥捧而回。三酋长息争,共奉布库里英雄为主,以百里女妻之,其国定号“满洲”,乃其始祖也(南朝误名建州,原注)(11)。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对“满洲源流”的描述如下: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极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弩尔哈齐,先世发祥于长白山……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尔湖里”。相传有天女三,曰“恩古伦,次正古伦,次佛库伦”,浴于池。浴毕,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爱之,不忍置诸地,含口中,甫被衣,忽已入腹,遂有身,告二姊曰:“吾身重,不能飞升,奈何?”二姊曰:“吾等列仙籍,无他虞也,此天授尔娠,俟免身来未晚。”言已别去。佛库伦寻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母告以吞朱果有身之故,因命之曰:“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布库里雍顺,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汝顺流而往,即其地也。”与小舠乘之,母遂凌空去。子乘舠顺流而下,至河步登岸……答曰:“我天女佛库伦所生,姓爱新觉罗氏,名布库里雍顺,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乱者。”众惊曰:“此天生圣人也,不可使之徒行。”遂交手为舁,迎至家。三姓者议曰:“我等盍息争,推此人为国主,以女百里妻之。”遂定议,妻以百里,奉为贝勒,其乱乃定。于是布库里雍顺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国号曰“满洲”,是为满洲开基之始也(12)。
将上述两种文献对照就会发现,除了对“朱果发祥”传说进行重新叙述之外,整个故事的主题发生了变化。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以下简称《武录》)中,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满洲源流”;而在《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以下简称《高录》)中,主题变成了“弩尔哈齐”先世。围绕主题的变化,其他重要改动有以下六处。
其一,布库里山之方位,由《武录》中的“长白山之东北”,改为《高录》中的“长白山之东”。
其二,三仙女的名字,由《武录》中的“佛古伦”,改为《高录》中的“佛库伦”。
其三,佛古伦所生儿子名,由《武录》中的“布库里英雄”,改为《高录》中的“布库里雍顺”。
其四,布库里英雄出生的原因,在《武录》中,佛古伦告诉其子:“天生汝,实令汝为夷国主”,到《高录》中改为“天生汝,以定乱国”。
其五,布库里英雄的妻子,由《武录》中的“共奉布库里英雄为主,以百里女妻之”,改为《高录》中的“推此人为国主,以女百里妻之”。
其六,布库里英雄所建国家的名字,由《武录》中的“其国定号满洲,乃其始祖也,南朝误名建州”,改为《高录》中的“国号曰满洲,是为满洲开基之始也。”
上述六处改动的主要原因,以往学者已经指出:目的是为了隐晦满族先世与明朝政权的隶属关系。例如,将“夷国主”改为“定乱国”,甚至干脆删除“南朝误名建州”的字样。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两个重要人物的名字进行了修订,三仙女汉译名由“佛古伦”改为“佛库伦”(f e k u l e n)在译音上更加准确了,满州国主由“布库里英雄”改为“布库里雍顺”(bukū riyongun),看起来更像一个满族人的名字。
然而,清太祖的汉译名,译音上没有做任何改动,只是文字写法上有所润色。由《武录》中的“弩儿哈奇”变为《高录》中的“弩尔哈齐”,字变而音未变。以后的相关文献,均将清太祖的汉译名字写为“弩尔哈齐”。例如,《满洲实录》中记述太祖先世:“觉常安第四子塔克世嫡福金,乃阿古都督长女,姓喜塔喇,名额穆齐,生三子:长名弩尔哈齐(即太祖,原注),号淑勒贝勒(淑勒贝勒,汉语聪睿王也,原注);次名舒尔哈齐,号达尔汉巴图鲁;三名雅尔哈齐。”(13)再如,伪满时期纂修的《爱新觉罗宗谱》,开篇即为“太祖高皇帝弩尔哈齐”(14)。证明罗绣锦的清太祖汉译名,历经300多年的检验,仍然是最正确的。
二、清史研究著作中的“努尔哈赤”
1912年2月,清朝末帝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近300年的清朝退出历史舞台,从此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迄今为止,清史研究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出版了众多清史研究论著。一般而言,不论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出版的有影响的著作,都将清太祖的汉译名写成“努尔哈赤”,甚至专门研究清太祖的传记著作也是如此。
民国时期的萧一山和孟森,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清史研究大师。萧一山于1923年出版《清代通史》上卷,以后相继完成了该书的中卷和下卷。1963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清代通史》修订本五卷,400万字,成为他毕生研究清史的集大成之作。《清代通史》第一章题为“努儿哈赤之勃兴”,第一节题为“努儿哈赤之先世及其事略”(15)。孟森生前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以考证清史重大问题为今人所推崇,著有《明元清系通纪》、《清初三大疑案考实》等学术专著作,还有《明史》、《清史》和《满洲开国史》三种讲义。近年来,孟森的著作陆续再版,他对清太祖的表述极其简单:“太祖,名努尔哈赤,塔克世长子。”(16)这种写法如同孟森发表的考证文章一样,一经刊出就往往被人们视为定论。
萧一山和孟森的学术影响实在太大了,以致于新中国出版的清史著作,几乎都将清太祖汉译名写成“努尔哈赤”。例如,1980年出版的《清史简编》有一小标题,即为“女真贵族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正文是:“努尔哈赤是明代建州女真部的首领。明正统年间,建州女真定居在以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公社)为中心的苏子河、浑河上游一带,它是女真族的一个支系。”(17)同年出版的《简明清史》中,也有一标题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及后金的建立”,正文是:“努尔哈赤,生于一五五九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出生在建州左卫奴隶主家庭。他是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历代许多人受明廷册封,担任建州左卫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等官。努尔哈赤十岁丧母,因继母虐待,十九岁分家自立。”(18)从这两部著作的表述来看,清太祖就是“努尔哈赤”,似乎历史文献中从没有“弩尔哈齐”这个名字。
不仅有影响的清史著作,即使以清太祖为研究专题的人物传记也是如此。据《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一书所载的八部清太祖传记,无一例外地都将书名写成“《努尔哈赤传》”。
一是日本学者若松宽著《努尔哈赤传》,东京人物往来社1967年版。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自努尔哈赤出生到建州的统一。第二章着重叙述与海西扈伦四部的战争。第三至五章为对明朝的战争。第六章叙述努尔哈赤之死和皇太极即位……本书有战记之风格,在简史和人物传记类作品中堪称优秀之作。而且叙事不拘泥于努尔哈赤和他周围的人群,对当时的满族社会,蒙古、汉族的状况,也有相应的交代。”(19)
二是阎崇年著《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据提要作者说:“本书是第一部关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历史学术传记。分为前言、正文和年谱三部分。《前言》对清太祖的名字‘努尔哈赤’的满文含义,首次做出考证,提出创见。正文按照传主一生的历程……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的事功缺失,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20)
三是滕绍箴著《努尔哈赤评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该书提要介绍说:“本书较详细地叙述了传主出身、家世,他的主要经历和独特的性格,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作者对努尔哈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诸方面,做了叙述和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努尔哈赤一生的功过。”(21)
四是蒋秀松等著《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提要作者介绍:“该书是由人民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三家共同出版的《祖国丛书》的一种。是通俗读物。全书共分十二章:女真世家,浪迹辽东,十三副铠甲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萨尔浒大战,乘胜攻破开原、铁岭,连续夺取沈阳、辽阳和努尔哈赤之死等。”(22)
五是阎崇年著《努尔哈赤传》(修订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版。
六是阎崇年著《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该书提要作者认为:“《天命汗》与《努尔哈赤传》有同有异。《努尔哈赤传》出版后的十年间,作者不断地对全书进行纠错、修订、增补、研究……本书较《努尔哈赤传》新增四章,十余万字。文中史料的运用、史实的分析、史事的阐述有所不同。”(23)
七是日本学者松浦茂著《清太祖努尔哈赤》,东京白帝社1995年版。提要撰写者介绍该书主要内容是:“第一章概括介绍金、元时代到明朝时期的女真(女直)部和满族早期的状况。第二章以下的七个章节按照时代顺序介绍努尔哈赤的一生。第二章叙述他统一建州。第三章叙述他征服海西扈伦四部的经过。第四章阐述这一时期满族的政权组织及其性质。第五章为努尔哈赤建元天命,第六章萨尔浒之战,第七章叙述进入辽沈的经过。最后的第八章讨论上述阶段的政权内部状况、特别以继嗣问题为中心,结束于努尔哈赤之死和皇太极即位。”(24)
八是李治亭著《努尔哈赤》,台北知书房出版社1997年版。全书分为十章,作者在《序言》中说道:“如何跳出已有的框架,写出自己对努尔哈赤的认识和评价?我吸收了当代可取的定见,也发挥了个人的见解,在已出版的《清太宗全传》与《明清战争史略》(合著)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个人系统的学术思想。在具体写法上,我想努力使本书的文字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尽量把语言通俗化,把引述的古文一般都译成白话口语。”(25)
上述八部有关清太祖传记著作中,最令人遗憾的是阎崇年相继出版的三部《努尔哈赤传》。他在第一部书的《前言》中,还对“清太祖的名字‘努尔哈赤’的满文含义,首次做出考证,提出创见。”众所周知,清太祖名满文罗马注音转写为“n u r h a c i”(26),凡是懂满文的人都不会译成“努尔哈赤”(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吴元丰主任近日告诉笔者,满文“c i”的本意是“皮子”,若写成“赤”,则失去任何意义)。可是经过“作者不断地对全书进行纠错、修订”,到十年后出版《天命汗》时,书中讲到“明嘉靖三十八年(1599),塔克世和额穆齐的长子努尔哈赤”出生时,特地注明其根据出自“《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和《清皇室四谱》”(27)。而实际情况是,《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和《满洲实录》,将清太祖名写为“弩尔哈齐”,《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写为“弩儿哈奇”,根本不是“努尔哈赤”。
三、明代文献中的“奴儿哈赤”
根据清朝官方文献记载,清太祖的名字毫无疑问应写作“弩儿哈齐”或者是“弩尔哈齐”。那么,为什么如今的清史论著都写成了“努尔哈赤”?其实,这种写法也是有史料依据的。因为明代文献中多将清太祖的名字译写为“奴儿哈赤”,并且屡屡见之于《明实录》记载,试引六例如下。
万历十五年(1587)十一月已丑,“先是辽东巡抚顾养谦疏论:开原道参政王缄剿抚无定策,反覆其词,贻患边疆,宜重加议处。至猛骨孛罗已叛而从逆,奴儿哈赤益骄而为患,乞行巡按查勘,相机处分。”(28)
万历十六年(1588)四月庚申:“兵科给事中张希皋奏:辽左猛骨、那林之剿……而建州夷奴儿哈赤及北虏恍忽太结连助逆,实烦有徒,不可一日而忘备也。”(29)
万历十六年九月戊寅:“蓟镇总督张国彦、辽东巡抚顾养谦会题……温姐子猛骨既以母族北关,攻歹商,建州酋奴儿哈赤亦因结北关亲,以歹商为事。”(30)
万历十七年(1589)九月乙卯:“始命建州夷酋都指挥奴儿哈赤为都督佥事”(31)。
万历十八年(1590)四月庚子:“建州等卫女直夷人奴儿哈赤等一百八员名进贡到京,宴赏如例。”(32)
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丁酉:“建州卫都督奴儿哈赤等奏文四道,乞升赏职衔、冠服、敕书,及奏高丽杀死所管部落五十余名,令所司知之,并赐宴如例。”(33)
《明实录》的作者将清太祖的女真语名(时满文尚未出现)译成“奴儿哈赤”,或称为“建州夷奴儿哈赤”,反映了历来汉族统治者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歧视。其他明朝人的著述,也都将清太祖名写作“奴儿哈赤”。试见以下五种: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11《奴儿哈赤列传》:“奴儿哈赤,故王台部也。后叛走建州,带甲数千人,雄东边,遂为都指挥。”
苕上愚公《东夷考略》:“初奴儿哈赤祖叫场,父塔失,并从征阿台,为响导,死兵火。奴儿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雏视之。”
张鼐《辽夷略》:“奴之祖曰佟教场,建州卫左都督佥事也,生佟他失。有二子,曰奴儿哈赤、速儿哈赤。他失死于乱阵,而奴儿升龙虎将军,有七子,长男曰洪把秃里,为奴杀矣,子曰阿古。”
程开祜《东夷奴儿哈赤考》:“其一则东方诸夷,之为卫所甚众,而建州领其名,曰建州女直,今奴儿哈赤之属是也。”
傅国《辽广实录》卷上:“万历戊午夏四月,故龙虎将军建酋佟奴儿哈赤初发难,袭我抚顺关,陷之,以我守将李永芳去,是为奴中行说。”(34)
1915年,上海中华书局翻译出版了日本学者稻叶君山著《清朝全史》,该书被誉为“第一部全面叙述清朝历史的学术著作,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书中第八章题为“奴儿哈赤勃兴于建州”,完全采用了《明实录》的写法。作者既引用明朝文献中的太祖世系:“奴儿哈赤为教场之孙,他失之子”;也掌握《清实录》中的太祖世系:“喜塔喇氏生三子,长为太祖,讳弩尔哈齐,以明嘉靖三十八年生。”最后,将清太祖名写为“奴儿哈赤”(35)。
《清朝全史》的这种写法,给后来的清史研究著作造成极大的误导。正如唐邦治在《清皇室四谱》中所说:“高皇帝,名努尔哈赤。明人书多译‘努’为‘奴’,故为丑词,不足训。”(36)尽管稻叶氏这种“故为丑词,不足训”的表述方式,受到了民国和新中国出版的清史著作的抵制,将“奴儿哈赤”改写为“努尔哈赤”,实际上仍然使用的是明代文献的写法。
四、结语
随着清史研究的深入,已经有两部较大规模的清史辞典出版。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卷》收有“努尔哈赤”条,释文为:“一作努尔哈齐,弩儿哈奇,即‘清太祖’”(37)。近年出版的《清史稿词典》有“弩爾哈齊”条,释文为“见‘太祖’”;“太祖”条则曰:“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名作努尔哈齐。”(38)尽管这两部辞典的基本倾向,都是将清太祖名确定为“努尔哈赤”,但是毕竟揭示了被许多清史著作忽视的基本事实,清太祖名还有另一种写法是“努尔哈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名字出现于《清史稿·太祖本纪》:“姓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39)在笔者看来,这是清太祖汉译名最合适的表述,其理由如下。
首先,名从主人的原则。清太祖作为满族的杰出英雄,他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创制满文。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的满文,系借用蒙古字母拼写女真语音,因无圈点,称为老满文。后经达海改进,增加圈点,称为新满文。崇德初年编纂的《太祖武皇帝实录》汉文本,将太祖满文名汉译为“弩儿哈奇”,是得到他的儿子皇太极的认可的。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最权威的史料莫过于爱新觉罗家族的《玉牒》,辽宁省档案馆现存雍正十一年(1733)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玉牒》,清太祖名都是用繁体字写的“弩爾哈齊”(40)。
其次,尊重历史的原则。以《明实录》为代表的明代文献,故意将清太祖名译写为“奴儿哈赤”,不仅“奴”、“奴儿”贬斥之意甚为明显,就是“赤”字也以贬意居多。诸如“赤膊上阵”、“赤地千里”均带有明显贬义,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被国民党反动派诬蔑为“赤匪”,是人所皆知的事实。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太祖武皇帝实录》最初将明人的“奴儿哈赤”译写为“弩儿哈奇”,还保留了“儿”字,可知在当时满族人看来,“赤”字的贬意甚至超过“儿”字。研究清朝历史,清太祖名当然要以清朝文献的记载为准。根据清代文献,太祖有兄弟四人:分别名为舒尔哈齐、雅尔哈齐、巴雅喇(稻叶氏《清朝全史》作巴雅齐)、穆尔哈齐。而《明实录》将舒尔哈齐丑写为“速儿哈赤”,如今的清史著作已经根据《清实录》的记载改为“舒尔哈齐”,清太祖名也应当尽快改正。
第三,与时俱进的原则。清太祖名最早出现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时,译为“弩儿哈奇”,此外,其弟名作“黍儿哈奇”和“牙儿哈奇”。随着满族汉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译名不断进行润色的结果,到乾隆初年的《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将清太祖名写为“弩尔哈齐”,其弟名为“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反映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清史稿》的作者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译写为“努尔哈齐”,既保留了原始的满语语音,又完全符合汉字的表意方式,反映了学术研究的与时俱进,应当为清史学术界共同遵守。
参考文献
(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8-219.
(2)李洵.清代全史:第1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53.
(3)王钟翰.清史杂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译编说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
(5)周远廉.清朝开国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5.
(6)(11)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1(M).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2、1.
(7)清太宗实录:卷32(M).北京:中华书局,1986.9-10.
(8)清史列传:卷4.刚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7.222.
(9)清史列传:卷4.希福(M).北京:中华书局,1987.189.
(10)清史列传:卷4.罗绣锦(M).北京:中华书局,1987.217.
(12)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1(M).伪满国务院影印本,1936.1-3.
(13)满洲实录:卷1(M).辽宁通志馆,1930.5.
(14)金松乔等,星源集庆(首页)(M).奉天:爱新觉罗修谱处,1938年印本.
(15)萧一山,清代通史: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
(16)孟森,清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17)辽宁编写组,清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7.
(18)戴逸.简明清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0.
(19)(20)(21)(22)(23)(24)(25)阎崇年.20世纪满学著作提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17、218、219、219、220、220-221、221-222.
(26)清史论文选集:第一辑,王钟翰文(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150.
(27)阎崇年.天命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正文第1页下注1.
(28)明神宗实录:卷192(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3611.
(29)明神宗实录:卷197(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3710.
(30)明神宗实录:卷203(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3805.
(31)明神宗实录:卷215(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4028.
(32)明神宗实录:卷222(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4146.
(33)明神宗实录:卷251(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4678.
(34)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32、50、102、104、138.
(35)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但焘译)上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73、81.
(36)唐邦治,清皇室四谱.卷1(M).1923年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铅印本.1.
(37)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62.
(38)清史稿词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894、232.
(39)清史稿:卷1(M).北京:中华书局1977.1.
(40)辽宁省档案馆满文部何荣伟主任为笔者代查告知,特此致谢.(供稿:边溥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