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恒毅
2024年6月18日,农历甲辰年五月十三,一年一度的爱新觉罗包朗阿支密雅纳系祭祀活动在辽中区蒲河满族村祭祖祠如约而至。
爱新觉罗宗谱网成为本次文化节的协办单位
辽中区蒲河村建于清雍正二年,村内居住均为爱新觉罗包朗阿后裔。200余年,爱新觉罗包朗阿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开创美丽家园。祭祖祠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爱新觉罗江耀老先生复建,并恢复400余年的满族祭祀流程。迄今为止,蒲河祭祖祠是辽宁地区唯一一个爱新觉罗家族的祭祖祠。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国内、省内以及沈阳的爱新觉罗家族子孙都会齐聚于此,祭祀先祖,祈求国家繁荣、民族团结、家族兴旺、个人吉祥。
6月18日8时许,在悠扬深邃的钟声下,身穿民族服装的非遗传承人肇启功和诸位祭祀官以及爱新觉罗家族的格格、福晋鱼贯入场,开始隆重的祭祀活动。
敲响祭祀的钟声
祭祀仪式主持人
首先出场的是德高望重、八十一岁的肇普来宗长(溥字辈),向前来参加祭祀的宗亲、朋友致欢迎词。
蒲河村党支部书记肇建国(恒字辈)热情洋溢地向来宾和宗亲介绍蒲河村来历、祭祖祠发展以及家族宗亲如何发挥带头作用振兴乡村经济。党支部书记肇建国强调蒲河村祭祖祠的祭祀活动有着几百年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申请了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准备申请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蒲河村党支部书记肇建国讲话
爱新觉罗宗谱网创办人海青(舒尔哈齐后裔、焘字辈)在讲话中提到续修家谱的重要性,铭史、聚力、众创让爱新觉罗宗亲在新时代作出更杰出的贡献,为祖国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非遗传人肇启功的带领下,传承400余年的满族祭祀--领牲开始。一只浑身没有杂毛的黑猪陈列在祭祖祠主殿前,由主祭手持浓酒在启功的指引下到入黑猪耳朵,在一阵阵欢呼声中,领牲结束。满场响起一阵阵道喜之声,这就是传承四百年的满族祭祀,道喜声中传递出纯朴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对国家、对民族、对家族最质朴的祝愿。
领牲猪屠宰后,又一次供奉在主殿前,从猪身上每个部位各割下一块,煮熟,然后献祭给索罗杆和列祖列宗。在香烟袅袅中传承四百年的祭祀把宗人血脉连接,慎终追远,敬宗慕族。
祠堂外的广场上,流水席开始了,根据满族祭祀的记载与传承,领牲猪的肉是福肉,要在当日吃完。不管是谁,哪怕是乞丐都可以走进流水席,品尝福肉,本次祭祀共计开设60桌流水席。在流水席上品尝着福肉,吃着具有满族特色的八大碗,吃着原滋原味的满乡稻田米,宗亲相互交流,共话家族民族。
祭祀仪式上领牲主祭恒毅
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脊梁。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更需要我们传承、更需要我们发扬,更需要我们守护。爱新觉罗宗谱网作为本次活动协办单位全程记录报道。
前来参加蒲河村祭祀的有沈阳、抚顺、锦州等地的爱新觉罗宗亲,除了密雅纳支系的外,还有三祖索长阿支系、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支系、六子塔拜支系、舒尔哈齐支系等等。
爱新觉罗宗谱网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