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爱新觉罗宗谱网!
登录会员注册



宗谱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宗谱研究

【转载】论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族弟阿敦

本文发布于:2023-08-07 05:07:02
发布人:gary
新闻内容:

                                                作者:赵维和

                                  (新宾满族研究所,辽宁  新宾

                  本文摘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2002年第四期

摘要:本文通过在满族入关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其在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对阿敦死于努尔哈赤与其族弟阿敦的特殊关系的描写.着重说明了阿敦在努尔哈赤时期的遗憾。

                

清太祖努尔哈赤有鉴于阿敦在满族入关前的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成为这一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处理军国大事的核心人物之一,对后金政权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因而有必要对二人所特有的微妙关系及其发展后果做一论述,从而使史学界对阿敦的生平有一正确评价。

阿敦,在不同的史料记载中将其分别记载为阿斗、阿度、阿冻等名字。对于此人的论述,首先需要对其家族世系做一梗概介绍,以此明了努尔哈赤与阿敦二人的宗族血缘关系。

阿敦的祖父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三伯祖索长阿,其父为索长阿三子绰奇塔。索长阿这一族支一直居住六祖城之一的河洛噶善城,这一城堡距赫图阿拉城2O华里,在今日永陵镇罗家堡村的后山上。河洛噶善城在索长阿时期建成后,六祖城的六座城堡构成了军事上的倚角拱卫之势,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及所统属其六子的宗族努力又一度在建州女真区域内强盛起来,控制了苏子河流域“五岭迤东”的广大区域。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中福满六子中索长阿的族支最为强盛。福满死后,索长阿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掌管宗族族属的氏族酋长了①。

索长阿生有五子,在诸子中这些人在努尔哈赤兴兵之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参预到了剿杀努尔哈赤弱小势力的军事行动中,从而严重的阻碍了起兵初期努尔哈赤军事力量的发展。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之时,索长阿家族已经执掌了全宗族的统治大权,为了遏止努尔哈赤兴兵,避免宗族再度遭来历史上的几度杀身灭族之祸,索长阿的四子龙敦率先将六祖子孙召集于堂子,“同誓于庙,预谋太祖”。 ②继而,当清太祖努尔哈赤与萨尔浒城主诺米纳结盟,共同准备征讨仇敌尼堪外兰时,索长阿四子龙敦又出面诱使诺米纳之弟奈喀达背盟,破坏了努尔哈赤的这次军事行动。在此后的日子里,起兵初期的努尔哈赤在北砬背山城屡次遭到索长阿子孙们组织的谋杀与暗害。但是,他们的这些行动都无果而终。

在宗族成员都以努尔哈赤为敌的岁月里,索长阿的长子李岱与三子绰奇塔都是敌视努尔哈赤的核心人物,成为这一时期努尔哈赤的劲敌。在宗族中,阿敦目睹了其父绰奇塔的所为,深以为虑,多加劝阻。然而绰奇塔弟兄对小字辈阿敦的劝阻毫不在意,仍不失余力的剿杀努尔哈赤的军事力量。就是在这种宗族内部撕杀不已,而且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环境里,阿敦苦于无法阻止宗族势力内哄的前提下,只身从祖居地河洛噶善城来到北砬背山城,投靠了族兄努尔哈赤,力图协助族兄度过危机四伏的难关。

阿敦来到北砬背山城的秋八月,“六祖宝实之子康嘉与绰奇塔,觉善三人同谋,纠合哈达国万汗兵,以浑河部兆佳城长李岱为向导劫上所属瑚济寨而去,分所获于中途……”③在这一时期里,清太祖努尔哈赤采取了同姓兄弟不忍自相残害的策略,而迎得了族弟阿敦的赞同,使兄弟二人在家仇面前采取了一致对外,追杀仇敌尼堪外兰的基点上,真正的走到了一起。④

少年时代的阿敦,排除了来自宗族内部的各种阻力,加入到了族兄努尔哈赤统一大业之中,成为清太祖“驾鹰创业者”之一,从此步入了艰辛的后金开国创业旅途.成为努尔哈赤身边密不可分的一位文攻武略兼备的杰出人物。

在满族入关前不间断的征战中,阿敦以其特有的机敏及过人的谋略与族兄一道出生入死,拓展基业,迎得了努尔哈赤的器重与厚爱,自身所处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这一时期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在清太祖努尔哈赤身边,“有阿斗者,酋之从弟也,勇而多智,超出诸将之右,前后战胜,皆其功也”。 ⑤在例次征战中,阿敦在史料记载中曾不止一次的替代族兄努尔哈赤下达命令,指挥调度征战将士的作战布署与调整战斗进程,从而赢得了战斗的胜利。由此也遭致了来自一些重要将领们的不满与陷害。

1620年8月,后金军统兵将领因故殆误了战机,失去了全歼沈阳城外明军的大好时机,为了推卸责任,免遭处罚,他们在夺取浦河城.追逐沈阳的明军时,右翼的大贝勒,达尔汉虾,派他的名叫布尔济的人去说,停止前进,因此定罪。清太祖努尔哈赤对此事十分愤怒,在1621年4月重新审理这一事件时,巴班,卫齐,隋扎,辛泰四人全部做了伪证,“众断事官,两辈的诸贝勒,全都听信这话,上报给汗”,意图陷害阿敦。但是事情的处理结果与陷害阿敦的诸人意与愿违,从而使这一事件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亲自查询了案情的始末后。通过分析研究认为“众断事官错了”。他在亲自审理这件案子时,严厉的训斥参预这件案件审理的官员,“你们不好好合计审理,为什么以非为是呢”?“给为首的断事官定各十两的罪,末尾的断事官各五两的罪”,做为惩处。⑦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惩处断事官时,参预这次诬陷阿敦的达尔汉虾脸色变红了,对汗说:‘是带你的小旗的名叫阿都的人说让停止前进的,(队伍)才停止前进的。’”面对着爱将达尔汉虾的狡辩,努尔哈赤勃然大怒,训斥道:“我离沈阳三十里处停止了。从前在庚申年共议,决定了是你们的布尔济奉命让停止前进的。今辛酉年,为何不顾你们派去的布尔济,而说我派去的阿都让停止的呢?我先派去的名叫库互齐、雅兴噶二人,骑我骑的两匹好马,追赶去沈阳城的兵,他们走错了路。又派阿都,他走的也不对路。以后又派遣的二人乘四匹好马。就那样派遣,但我派遣的先行兵已到沈阳城了。我返回,在离三十里处停止。三次派遣,巴班、卫齐、隋扎、辛泰是先行的,你们不都是那一个旗的兵吗?先行的人在前面射尽了一撒袋的二、三十支箭,你们为什么没有到呢?以后三次派的人到了,你们为何没到达,在后面停止了呢?把为非得罪的人认为是,为什么固执不改正呢?二人斗殴,衣服撕破,脸部受伤,不能说告状的人是对的。无故撕破衣服,打伤脸面的人是好人吗?不要相信指须徐进人的话。还有汗的谏者,要很好的考虑是非,如果进谏对的,汗乘马时,要鞭打马的头骨,进谏忠言。汗如果言行不对就要进谏,如果不听身死也要谏。不那样谏,听信人的话,以非为是,为什么要红脸抗拒呢?这是错误的。”⑧这一番话表达出努尔哈赤对达尔汉虾等人诬陷阿敦的所作所为极其不满,但考虑到达尔汉虾跟随自己多年,而且战功卓著,因此,当着众人的面前对其从轻进行了处罚,将其“在判罪的衙门里划地为牢,监禁两天”。⑨

在后金政权内部不断地权力倾扎角逐中,权高位重的阿敦无疑会成为这场政治角逐中的中心人物。阿敦在屡次遭受他人的诬陷后,内心里也发生了变化,渐次发展到了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手段.开始向政敌反击。他选择打击的第一个目标即是总兵官巴笃礼。阿敦诬告了巴笃礼后,这一案件在审理时,认定阿敦有罪。断事官对阿敦“初五判的罪。”判罪缘由是“都堂阿敦阿哥向诸贝勒诬告别旗的巴笃礼总后官说:‘尼堪等曾来告诉,巴笃礼在戍守的地方,将尼堪的女子,带到蒙古家的屋内。又杀尼堪的猪、鸡吃,强迫尼堪的女子做饭。在攻辽阳城时,莽阿图牛录的人撒谎说,阿敦旗先登上城去,巴笃礼总兵官鞭打撒谎的人。阿敦阿哥想以此堵住巴笃礼的嘴,又向诸贝勒报告了鞭打的事。(阿敦阿哥)还告发:‘在尚间崖战斗中,巴笃礼从他阿敦这离开,(后)留下了。”’经过诸贝勒的审理,拟定了对阿敦所犯罪过的处罚:“革都堂官职,全部收回二牛录的诸申。”对阿敦如此严厉的处罚,显而易见是诸贝勒心怀报复之心,大有落井下石之意,其意在将阿敦从后金政权的核心圈内驱逐出去。如此不公正的审判,阿敦有言难辨。审判结果在上报清太祖努尔哈赤后,后金国的英明汗对阿敦的最后处理令断事官与诸贝勒大失所望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向断事官、诸贝勒下发的文书中写道:“阿敦不知军规,也不知判罪的法律.也不好学。这尼堪的事情,象在做生意的地方那样繁难,你们不推托,不疲倦的审判这个罪是对的。可以保留阿敦原职,取回一牛录的诸申,罚五十两的罪。其次,诸贝勒、诸大臣,你们对于今后各种各样的罪,在别处不要说,若说就乱了。!(11)清太祖努尔哈赤此举,是在明显的找出托辞,以开脱族弟阿敦。在明知臣属内不服的前提下,又以君主的身份含蓄的告诫臣民,事已定论,不许在外议论乱说,否则将会被治罪。阿敦诬告巴笃礼一案就是这样,在努尔哈赤的亲自干预下大事化小,最终不了了之。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统治的后金社会中,人口资源是其国家赖以发展壮大的重要生产力。为此,后金政权对人口的管理始终极其严格。为了防止外虏人口及属下人在战争及日常防务中逃匿,清前制定了严厉的惩处条例,并采取诛连措施,以保证其人口的相对稳定。当后金政权在这些人口保障措施实施期间,许多贵族阶层的要员们因属下人口的逃匿而受到努尔哈赤的处罚。1621年2月初5日,贝德牛录一人异甲败走,“入旗主贝勒家为奴。牛录额真贝德对战败时败走的人隐匿不报,停给按备御职应得的赏”。(12)而恰好在同月的二十六日,努尔哈赤在发给属下的文书中确对阿敦家人的逃匿一事做了开脱,而且最终并没有给阿敦任何处罚。文书中说:“阿敦阿哥家的男人与杨古哩额驸家的女人私通,商议逃走,逃走又返回了。将男妇合在一起”(13)

这一时期的阿敦。在政治生涯中得到了族兄努尔哈赤的信任,可谓青云直上,军政大事无一不参预努尔哈赤的筹划,“军国大事皆出其左”。在后金法律制度完善过程中,努尔哈赤指派“阿敦,副将李永芳等人,把尼堪行事的各种法规律制,全都写在文书呈送上来。抛弃不适当的地方,报告适当的地方,不要以异国人不知而谎报。辽东地方的兵数额有多少?城堡的数目有多少?木匠、画匠,各种各样的工匠们,全部写在文书上,呈送上来”(14)为了防止与明边接壤的边堡废驰,努尔哈赤明令“阿敦阿哥,抚西额驸,阿布图巴图鱼、沙律,命令官员住在边境的诸堡,去教导国人,设立墩台,置哨所以防范明军的突袭,切实保证后金疆域的安危。

在著名的萨尔浒大战之后,援助明王朝参战的李氏朝鲜军队在后金八旗劲旅的围困中,由都元帅姜弘立率领投降了后金政权。然而,清太祖努尔哈赤对李氏朝鲜降军并不放心,屡次派族弟阿敦率员来到降军元帅姜弘立处,察看虚实。此时阿敦按照族兄努尔哈赤的授意,对朝鲜降将倍加刁难,多方责怪。

六月初一日,“阿斗……等请差官会于元帅所寓,出文书展示于元帅之前。阿斗……日:‘此文书解释以言这’!让降将姜弘立解释这件满文文书。姜弘立根本无法对这一文书进行解释,而只能陈述本国与邻国的书信往来处理过程。阿敦听后,斥责姜弘立道:“我国后金号何以不书?而只称建州乎?是不以邻国待我也!在阿敦如此咄咄逼人的盛怒之下,姜弘立辨解说:“我国之称建州者,自前已熟,想必以此而称之。以下文贵国二字看出,则其不以邻国待之然耶”! (15)在姜弘立百般解释下,阿敦原本已无可再行挑剔了。然而阿敦确又以文书中的满语“马法”一词再度指责姜弘立解释中的错误,训斥姜弘立,“所谓马法者,指汗孚?”姜弘立答日:“马法者,指汗左右之人,以下文转告二字看之可知。”从中可知,此时的姜弘立等人不仅将清太祖努尔哈赤称为马法(老爷),连阿敦也被其称为马法,对其称谓二者相同,不敢小看。六月初二日,姜弘立命差官将礼品送于阿敦,阿敦在收到这些礼品后,尽数的转送于族兄努尔哈赤,此际,兄弟二人情同手足,关系非一般兄弟可比。(16)

在朝鲜降军被羁押期间,众人由于不堪忍受后金看守军丁的虐待,屡有逃跑之人。为此,阿敦大动肝火,直呵禁守人员命令严加管柬,至使圈禁降军的栅中,“等于牢囚,殆不可堪。”为防止朝鲜降军再度逃匿,阿敦与努尔哈赤密议后,将降将“五十余人尽数分于八将,使守直云,强迫驱出之状,惨不可言。闻数日之后,尽数杀害。”(17)当后金军攻陷铁岭,修筑界藩城时,阿敦向姜弘立等人传达了族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旨意,“逼一行往者片城,夜半发行,驱出之状,惨不忍言。”在处理朝鲜降军的问题上,事事皆出自于阿敦之手,此时阿敦防御的地位与权力仅处于族兄努尔哈赤一人之下。

在后金政权内部,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统领的“二高沙”(旗)劲旅,由“阿斗、于斗总其兵,如中军之制。”(18)这时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身居汗位,继续掌管二旗旗署事务,多有力不从心之感。经过深思熟虑后,决意将掌管旗署事务的大权,交给了族弟阿敦,阿敦所辖的二旗牛录,为八旗牛录总数的五分之一。此外,努尔哈赤还委以阿敦都堂官一职,掌管着后金国的行政大权,这一时期努尔哈赤决策的一切军国大事,大多听信于族弟阿防敦之言,使之成为清前后金时期德高望重,决策军国大事的核心人物之一。

           

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阿敦在清前社会中,私人财产占有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朝鲜使者申忠一在奉命出使建州时看到,“阿斗农幕,地名乔老,胡家五十余坐。黄家,獐项。”(19)经实地考察,阿敦的拖克索(农庄)在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响水河乡东南双砬子一带,其地不仅土地肥沃,而且地域广阔,远远胜于大贝勒代善的拖克索。

在庄严的后金开国仪式上,阿敦站立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右侧,在上尊号仪式中,阿敦与额尔德尼一起走出汗宫大衙门,接过八旗贝勒大臣们跪呈的贺表,放在大红桌上。然后,阿敦手扶佩刀,站立在族兄努尔哈赤身旁,接受众官的贺拜。这时的阿敦与其族兄努尔哈赤一样,给众人一种至高无上之感。然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伴君如伴虎”这句名言始终在历代社会中沿续着,并且恰如其份的体现在后金封建社会中上层人物阿敦身上。

当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因诸多事件被废弃后,立储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努尔哈赤最为棘手的一件事情。正因此事的发展,也将阿敦卷入了这场政治角逐之中,使之最终成为了牺牲品。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立储过程中,他常密问阿敦,“诸子中谁可以代我者?”阿敦日:‘知子莫如父,谁敢有言。’酋日:‘第言之。’阿斗日:‘智勇俱全,人皆称道者可。’酋日:‘吾知汝意之所在也。盖指洪太主也。’贵盈哥闻此,深衔之。后阿斗密谓贵盈哥日:“洪太主兴亡可退,阿之拒将将图汝,事机在迫,须备之。’贵盈哥见其父而泣,酋怪问之,答以阿斗之言。酋即招三子问之,自然无此语。酋责问阿斗,以为交构两间,锁扭而囚之密室,籍没家赀”。(20)在上述史料记注中,阿敦在参预立储问题上,确实以其特有的身份和地位从中挑拨了代善、莽古尔泰与皇太极之间的兄弟亲情关系,将矛盾激化起来,从而直接的破坏了后金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在这种条件下,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九月十八日,下了最后的决心,命令逮捕了族弟阿敦。在定罪时,众人皆有落井下石之心,“诸贝勒、执法的诸大臣拟判阿敦阿哥在八旗打杀的罪”。执意将阿敦置于死地。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经过多方考虑,念及兄弟之情,决定将阿敦监禁起来,拴上铁锁监禁在牢中。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监禁了族弟阿敦以后,诸子之间对汗位继承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皇太极等人为铲除政敌,力谏父汗诛杀阿敦。在万般无奈之中,努尔哈赤为了平息宗族内部的纷争,不得不将阿敦的全部家产籍没,下令将族弟阿敦赐死。

一生勇而多智的阿敦,在后金政权开国创业的拼搏中,辅佐族兄努尔哈赤、自身出生人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一代英才却在后金统治疆域不断扩大、国家倍需人才之际,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倾扎中,死在了对自己爱抚备至,信任无比的族兄手中,这不能不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戎马一生中所做的最大一件憾事。阿敦之死,连李氏朝鲜也认为:“酋之弃阿斗,是自坏其长城也”!从而对阿敦在后金政权内的重要作用,做出了正确公正的评价。

注释:

①④《清前史人物列传》索长阿、阿敦

②③《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1

⑤(20)《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八册,页3l45

⑥⑦⑧⑨⑩(11)(12)(13)(14)《重译满文老挡、太祖朝》第2册,辽大本,页3、4、51、7、20

(15)(16)(17)《栅中日录校释》辽大本,页l5、l7

(18)《建州闻见录》辽大本,页42

(19)《建州纪程图记校注》辽大本,页l2


                                爱新觉罗宗谱网

                                 2023年8月7日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信息!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