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爱新觉罗宗谱网!
登录会员注册



宗谱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宗谱研究

【转载】皇太极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11:29:21
发布人:gary
新闻内容:

                                                         陈涴

皇太极姓爱新觉罗,庙号清太宗。他的父亲就是东北著名的老罕王、清朝的奠基人、清太祖努尔哈赤。母亲姓叶赫纳喇,名叫孟古姐姐,是个美丽、贤淑的女子,十四岁嫁给努尔哈赤,很受宠爱。十八岁生下皇太极,三十岁就死了。作为首领的父亲忙于政务,又妻妾众多,自然难以给皇太极更多的照顾,所以,少年皇太极很早就独立领略人生,不过,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成长为众兄弟中杰出的一个,而且脱颖而出,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君王。

                                               英武的王子 不凡的君主

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皇太极在费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乡旧老城)的汗王城里出生。当时,在东北这地方生活着好几个少数民族,其中女真族是人数最多的一支,由一个一个的部落联盟组成,正处在各个部落酋长“称王争长”的英雄时代。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就是这些英雄当中最优秀的一个——建州部的酋长。皇太极出生时,父亲努尔哈赤已经征服了周围的一些部落,第二年,经过一场恶战,打败了来围攻他的九个部落的联兵,此后,他一路冲杀,创造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一直打到沈阳,攻下明辽东都司重镇辽阳,并选中沈阳作为他所建立的后金国的都城,以这为根据地,继续向山海关推进他的势力。女真人是马背民族,尚武善战,皇太极从小跟随父汗出猎习武,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一身高超的武艺和胆略。他体态丰满、壮实,即使是严冬,外出打猎也从不戴暖帽,手也不插进袖子里。无论马上马下,从来“矢不虚发” 沈阳实胜寺收藏有一张当年他使用的弓,矢长四尺余,大力士都拉不开(现收藏在沈阳故宫)。他不仅武艺出众,而且有文化、爱读书,是众兄弟中唯一识字的人。

    

                                        清太宗皇太极诞生地-新宾赫图阿拉城

正当努尔哈赤老当益壮、雄心勃勃地谋划着杀进山海关、入主中原的时候,他遇到了戎马一生中从未遇到的挫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被明朝一个并不出名的将领袁崇焕打破,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不久就一病不起,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人间,这是天命十一年(1626)的事。这一年,皇太极三十五岁,在十六个兄弟中脱颖而出,继承了汗位。

                 

                                                      清太宗皇太极

同时,皇太极也继承了父汗的遗志,经过九年的苦心经营,开拓创新,父汗留下的后金国家在他手里有了很大发展,人民辐辏”,“国势日隆”,又征服了强悍的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漠南蒙古全部归于他的靡下,并且获得了元代传国玉玺。于是,崇德元年 1636),在满、蒙、汉上层分子的一致拥戴下,皇太极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清”,改年号为崇德。又经过八年,把清国建成了一个政治上生气勃勃、军事上实力强盛的民族政权,势力扩张到了整个东北地区。

        

                            沈阳北陵公园内的清太宗皇太极雕像

就在眼看着明朝统治摇摇欲坠,已经无力抵挡他凌厉的兵锋,胜利已经在望的时候,明崇祯十六年,也就是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疾病突然夺去了他的生命,那一年他才五十二岁。他没有来得及留下片言只语,就这么不甘心地把父子两代人创下的坚实的基业抛给了不可知的未来。九月二十一日,皇太极安葬在昭陵,也就是今天沈阳人俗称的北陵。就在他死后第二年,清顺治元年(1644),明朝的统治就被农民起义的洪流彻底摧毁了,皇太极留下的八旗劲旅一举进人山海关,从农民军手中夺得了天下,他六岁的儿子福临成为全国统一的清王朝的第一个皇帝,他与父汗两代人“入主中原”的理想就这样传奇般实现了。

皇太极的成功得益于他所进行的全面的社会改革,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主题,看看他是如何进行改革的。他进行的社会改革可以归纳分解为四项,我们逐项来谈谈。

                                                  “参汉酌金” 改革国体和政体

皇太极即位伊始就着手进行政治改革,实现汗王独尊的权威地位。具体而言,可归纳为四点内容:

第一点是进行了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以皇权独揽的专制国体取代“八固山王共理国政”的军事贵族联合执政国体。这个问题的具体情况还得从他继承汗位说起。

我们知道,努尔哈赤生前没有指定汗位继承人,那么,皇太极是怎样成为新汗王的呢?有两种说法:一说他是八旗王爷们推举的,另一说他是“夺位”而立。哪一种说法是史实真相呢?我们来看看他即位的过程。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死了,谁来继承汗位呢?一时成了难题,因为他生前留下遗言,说汗位继承人由八旗王爷公推产生,并且由“八王共理国政”推举出来的新汗“若不纳谏不遵道”,八王还有权罢免他,而“更择有德者立之”。这样,该推举谁呢?八旗王爷们都不表态。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努尔哈赤生前,他的子侄中有四个人被封为和硕(大)贝勒,那就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他们是同辈兄弟中地位最高的,能力也是最强的,自然是最有条件被推举为新汗的人。在这四个人中,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儿,显然不具备竞争汗位的优势;三贝勒莽古尔泰虽然英勇善战,但性情鲁莽,也不是能孚众望的人选。所以具有竞争力的就是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了。应该说,论实力,两人难分高下,代善年齿居长,战功赫赫,且掌握正红、镶红两旗兵力,儿子岳托、萨哈廉也是很有影响的将领。皇太极呢,他虽然在兄弟中排行第八,但“英勇超人”,又机智有谋略,所领正白旗是一支精锐劲旅,努尔哈赤曾说他“父兄依赖如眸子”③,对他有所偏爱。在这种情况下,众人都不表态也很自然。

这时,为人比较宽厚的代善顾全大局,他提出父汗欲立皇太极。他这样以父汗的名义提出,可见他的倡议是真心的。皇太极则说“当立者兄也”。两人互相推让,相持了三天,还是代善采取行动,他让两个儿子岳托和萨哈廉带了六七个人将皇太极“抬举”到父汗遗体前,向贝勒们宣布推举皇太极的意向,大家都说“好”。于是皇太极就即位为新汗王。

从这样一个过程看,皇太极是众贝勒们推举为汗的。那么,说他“夺位”又是怎么回事,有没有根据?

所说夺位,一是说他夺了代善之位,另一说是说他夺了多尔衮的位。

说他夺代善之位,是说他在努尔哈赤生前,一直处处与代善争功,还潜怀弑兄之计”④,搞阴谋打击代善,使代善失去努尔哈赤的信任,失去继嗣地位。这些确实是事实,史有明载,他的确有“夺位”的意味,但毕竟最终是代善倡议推举他即汗位,不是他夺取了代善的汗位。

说他夺多尔衮之位,出自于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宣布他的罪状,其中有一条,说多尔衮曾说,皇太极之位是“夺立”。此说还有一条佐证,那就是朝鲜史书的一条记载,说努尔哈赤临死,对代善说:“九王子当立而年幼,汝可摄位,后传于九王。”且不说这种间接史料可信度不很高,就是从当时情况分析,这条史料也不会是真实的。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他们的父汗努尔哈赤死时,多尔衮只有十五岁,既无战功,也没有任何突出的表现,努尔哈赤选择继承人的标准是“有才德能受谏者”⑥,他的儿子中不乏身经百战、有勇有谋之良将能臣,他怎么会选择一个孩子来当继承人,把自己出生入死创下的偌大家业交给不可知的未来?事实上,他曾安排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为继承人,也考虑过皇太极,但这三个人都没能使他满意。于是,为了家业的兴旺发达,为了确保这份家业能交到一个堪当重任的继承人手上,他规定了由八旗王爷们公推“有才德能受谏者”为汗的制度,说他临终改变主意,遗言要立多尔衮为汗,这种可能性太小了。再者,如果还指定代善摄政,那他何不就指定代善继承汗位呢?还有如果说他因为宠爱多尔衮之母,而欲传位多尔衮,这也没有根据。多尔衮同母兄弟三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努尔哈赤生前,阿济格和多铎都领有全旗,而多尔衮却只有半个旗的家产,显然他在三兄弟中并不为父汗所特别钟爱,如果父汗因宠爱他们兄弟之母而有意传位于她的儿子的话,那也不会是多尔衮,阿济格和多铎比他有优势。根据这些情况,所谓传位于多尔衮之说是不可信的。因此,说皇太极夺多尔衮之位而立是没有根据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结论应该是:皇太极凭借出众的智谋和才干,经过积极争取,树立起突出的威望,因而被推举为汗。

皇太极凭着才干被推举为汗,但按照努尔哈赤生前的规定,八旗王爷们对推举的新汗王的制约力也是很强的,他们既能拥立他,也可以废掉他,他的汗位是极不牢靠的。而且,他的权力也很有限,“实无异正黄旗一贝勒也”,“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地土必八家分据之,即一人尺土,贝勒(八旗王爷)不容于皇上,皇上亦不容贝勒,事事掣肘”,无论什么事情,皇太极如果不征得八旗王爷们的同意,就无法进行。这种“八王共理国政”的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八个军事集团的松散联合,这样的政局是很不稳定的,皇太极必须树立汗王的权威,巩固汗王的地位,那就必须改变这种政体。如何玫变呢?他采取这样的步骤:

一、取消三大贝勒轮流值月制度,改变他们与汗王平起平坐的旧规。努尔哈赤晚年精力不佳,指定四个和硕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轮流值月,协助他处理政务。皇太极即汗位以后,仍遵守这个制度,四个人轮流处理政务。天聪三年(1629)正月,皇太极提出,麻烦三位兄长轮流值月,“多有未便”⑧,以后改由小贝勒们代替兄长们值月,这是削弱三个大贝勒权力的开始。

二、打击三大贝勒,消除分裂的威胁。三大贝勒中,阿敏是具有分裂威胁的最危险人物。他的父亲是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的弟弟,哥儿俩政见不合,舒尔哈齐曾率领自己的部属移居黑扯木(今清原县黑石木)地方,想脱离努尔哈赤而自立,被努尔哈赤处死。阿敏虽然在伯父努尔哈赤的抚养下长大,但杀父之仇难免不使他对努尔哈赤心存隔阂,还在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他就有过不遵从指令私自到黑扯木开垦的行动,当时莽古尔泰指斥他“得无有异志耶?”他就无言以。对努尔哈赤死后,当子侄大臣们哭灵的时候,他对皇太极说:“与诸贝勒议,立尔为主,尔即位后,使我出居外藩可也。”⑨还是想脱离后金自立。虽然他的这种想法没能实现,但他行动还是不遵约束,不止一次违抗军令,我行我素。天聪四年(1630),他奉命镇守后金在山海关内占领的永平等四城,这是皇太极准备作为向关内扩充势力、灭亡明朝的据点,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可阿敏却在明军反攻时尽杀城中官民,将城中劫掠一空,然后驮载着抢掠的财物、驱赶着人畜望风而逃,使皇太极有决胜把握的战略计划半途而废。前愆后过,皇太极再不能容忍,历数其罪行,在贝勒们一致同意下,将他打人牢笼,财产、奴仆以及他所领有的镶蓝旗划归他的胞弟济尔哈朗。

三贝勒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异母兄,也是一员猛将,战功卓著,但对皇太极也不很尊重。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批评他违反军令,常出差错,他不服,争论当中,他竟想拔刀相向。经过以代善为首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决,将他削去大贝勒名号,降为贝勒,并夺五牛录属员,罚马、银等,这是十月间的事,很快就是年底,准备新春朝贺礼仪,汉官李伯龙建议排定朝贺时的百官班次,皇太极便提出莽古尔泰虽然不是大贝勒了,但以往一直“与并坐”,现在如果不令并坐了,恐怕“别国之人”不知道他有罪,反而产生疑问,他又年长,“可否仍令并坐”。原来因为四个大贝勒地位是平等的,所以,皇太极即位以后,每当朝会时,一直是四个人并排而坐,一同接受百官的朝拜。现在莽古尔泰不是大贝勒了,再并坐于上就不合适了。皇太极提出这个问题以后,会上就有一半人坚持莽古尔泰不能再与皇太极并排而坐,这时,就看代善的态度了。代善开始似乎没有领会皇太极的意图,说:“上谕诚是,彼之过,不足介怀,即仍令并坐亦可。”但想了想之后,他又说:“我等奉上居大位,又与上并列而坐,甚非礼也。……自今以后,上南面中坐,以昭至尊之体,我与莽古尔泰侍坐上侧,外国蒙古诸贝勒坐于我等之下,如此方为允协。”⑩大家都表示赞成。至此,三个大贝勒中剩下一个代善,他是真心拥立皇太极的,对汗权不构成威胁,而且,他已自甘退让,放弃了和皇太极平起平坐的权力。皇太极唯汗独尊的地位从此确立。此后不久,莽古尔泰暴死,后来又被告发生前曾阴谋叛乱,所领正蓝旗由皇太极兼并。这样皇太极就掌握了三个旗的兵力,再没有一个王爷的实力可以和他抗衡。

         

                                        大清朝第一个皇帝清太宗皇太极称帝后入主沈阳故宫

在打击政敌、确立唯汗独尊地位的过程中,皇太极还进行了政府体制改革,设立了一套新的行政机构,强化了汗王的权力。崇德元年 1636),他称皇帝,真正成为有无上权威的专制君主。皇太极终于完成了国家政治体制的转换,以皇权独揽的专制国体取代了“八固山王共理国政”的军事贵族联合执政国体。

第二点是进行国家行政机构改革:以内三院、六部制度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作用。

皇太极即位之初,后金国家其实还处在“官制未备,法度不周”、“官生杂处、名器未定”的草创阶段,参将宁完我上疏,指出这种无制可循、无法可依的情况实为“弊窦乱阶”,建议定制设官,以便杜绝弊乱,皇太极认为宁完我说得很对。同时,也出于强化汗权的需要,他采纳了这一建议。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国家行政机构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八旗王爷和议政大臣组成,军政要务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到了皇太极时期,这一制度和强化汗权形成矛盾,容易造成弊乱,必须进行改革。他的办法就是仿效明朝的制度,另外设立一套行政机构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先设立了八大臣,称固山额真,有权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天聪三年(1629),设立文馆,负责往来文书和官生奏章、记注朝政等政务。后来改为内三院(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其大臣也都参与议政。还设立了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分管吏治、财政、礼仪、兵事、司法、工程等各项事务。还有监察机构都察院、蒙古衙门(后改为理藩院、专司民族事务)。这些机构都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这些机构把行政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同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增加了,成员的资格也降低了,相对的八旗王爷们的权力就削弱了,这一决策机构对汗权的制约作用也就削弱了。这样,汗权就加强了。这套行政制度既参照了明朝的办法,又适当保留了后金原来的旧制,就是所谓“参汉酌金”。

第三点是制定典章制度,建立法制规模。努尔哈赤建立政权时,虽然也“定国政,凡作乱、盗窃、欺诈悉行严禁”⑪,有了最初的法规,但其实基本上还是他本人的口宪为准,还缺乏成形的各种法规与制度。正如宁完我所指出的那样:“官制未备,法度不周。”无规矩不成方圆,皇太极在建立机构的同时,抓紧创制各种法令和制度,建立起一套封建制的法制体系。如制定了官吏考核制度,规定所有官吏三年考绩一次,以履行职守的优劣为标准决定升黜。还有《功臣袭职例》、《六部处分条例》、《失误朝会处分例》及官员仪仗制、衣冠制、府第制、丧葬、祭祀制等。使官民行动都有所遵行,一切都纳入了封建化秩序的轨道。

第四点是进行民族政策改革,来缓和民族矛盾,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管理。

一是改革对汉族的政策,以“满汉之人,均属一体”的新国策取代“诛戮汉人,抚养满洲”⑫的旧国策。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怀着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以“诛戮汉人,抚养满洲”为基本国策,在辽沈地区实行残酷的民族屠杀和高压政策,“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⑬。比如攻占开原一城,就杀了不下六七万人,运送俘获的人口、财物的长队连续过了五六天。占领抚顺,将俘获的人口、牲畜三十万全部分给出征将士们。沦为奴隶的汉族俘虏们如同牲畜一般被奴役,“连年苦累不堪”。这样做的结果,激化了满汉民族矛盾,汉人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接连不断。皇太极即位后,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的考验,明智地作出决策,实行新的国策:“满汉之人,均属一体。”规定满、汉两个民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享有平等待遇的原则,“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⑭。为此,他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实行“分屯别居”,将被努尔哈赤分给满洲贵族为奴使唤的汉人拨出,单独编屯,由汉官管领;对新降的汉人,则令独立屯住,不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免受满人的骚扰;又实行科举,为汉族士人提供进入统治集团上层的途径;重用汉族降官降将,对他们官封原职,才能突出者可以位居显要,化民族对立为民族融合。

二是改革对蒙古的政策,将蒙古由盟友变为臣民。从努尔哈赤起,就实行与蒙古结盟策略,皇太极开始也袭用这种策略。当然,这种关系是不稳定、不牢固的,于是,当国力强盛起来之后,他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变政治联盟关系为主从关系。天聪二年(1628),宣示漠南蒙古各部“悉遵我国制”⑮。两个月后,又向各部发布从征军令。天聪七年(1633),又向各部宣布了“钦定法令”,明示“叛者必诛”⑯。于是,剽悍的蒙古民族成为受国法约束的清国臣民,漠南蒙古纳入清国版图。接着,漠北喀尔喀蒙古各部和漠西额鲁特蒙古之一部都遣使通贡,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皇太极后期实行盟旗制行政体制,设立蒙古衙门,专司蒙古事务。如此改变,不仅彻底消除了这一外部威胁,而且大大增强了清国的军事力量。

三是适应改革民族政策的需要,也改革宗教政策。变查禁宗教为礼敬喇嘛教,借此争取图伯特(西藏)归附,友好往来不绝。

                                            以农为本 全面发展经济

皇太极改革的第二项是经济改革,其宗旨是以农为本,全面发展经济。女真人本以采集、渔猎为主要生产手段,到努尔哈赤时农业才刚刚发展起来,直接生产者主要还是俘掠的汉人、朝鲜人,女真本族人多不以务农为本,又长年处于战争当中,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进占辽沈以后,实行“编庄”,强迫满、汉同居、同食、同耕,实际上就是由汉人劳作,供养满人。皇太极认识到“有土有民为立国之本”,不能靠掳掠为生,所以发展农业十分重要,他说,“劝农讲武,国之大经”,“厚生之道,全在勤治农桑”,便采取了多项措施,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1.废除不准农民迁移的禁令,规定八旗居住区内“无荒耕种,如各牛录所居,有洼下不堪耕种,愿迁移者,听之。”

2.所分土地贫不堪耕种,而又不愿迁移者,由该管官员给予调换,并规定调换时该管官员不许“自占近便沃壤,将远之地分给贫人”,如有这种情况发生,允许穷人上告。

3.强调对耕牛“务须加意牧养,以期蕃息”,而且具体指示要向“善于孶”的汉人、朝鲜人和蒙古人学习饲养经验。

4.禁止屠宰牛、马、骡、驴等大牲畜,祭祀用牲只许用羊、猪及家禽。

5.要求各旗官员在农忙季节对没有耕牛的农民“给以牛具”。

6.不许修筑道路、城垣等工程“有妨农务”,违者治罪。

7.经常告谕农民要讲求“树艺之法”,因地制宜种植各种作物。

8.强调“不失农时”。

9.禁止毁损禾苗,扰害百姓,为此特别制定了《小事赏罚例》,有违者决不轻恕,按律惩罚。

10.是否勤于和善于管理农事作为考核官员的标准。

等等。

总之,为发展农业,可谓思之精细,虑之周到,尽最大努力为发展农业创造好的条件。

皇太极进行经济改革的总方针是在以农为本同时,也注意多种生产兼营并茂,不搞单一经济。比如女真人“赖以为生”的传统采猎经济继续得到发展,人参、貂皮和东珠依是他们用以和汉人、朝鲜人交换粮食、布匹、茶叶等日用品的主要物产。一次贸易人参数量就达数百斤之多。和明朝议和时,以东珠十颗、貂皮千张、人参千斤为礼。还有,他改变努尔哈赤时期还没能充分重视手工业生产的局面,发展纺织业、冶铁业、造船业等,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精粗绢帛都能织造,达到了“服用自裕”的程度。能够自行铸造西洋大炮,而且一次就可以造四十门,可以说是批量生产了。还开始自造战船,增强了海上作战能力。

                                                  扩编立法    调整战略

皇太极进行的第三项改革是军事方面的改革。

对雄心勃勃求发展的皇太极来说,增强后金国家的军事实力是至关重要的事;同时,对于正在不断发展的后金国家来说,加强军队建设,调整战略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皇太极也积极进行军事方面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项:

1.适应兵员不断增加的形势,扩编八旗。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是对女真族内部而言,晚年把一些降服的蒙古族人独立编制,为八旗蒙古军。皇太极时期,降服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不断扩编,到天聪九年(1635),按满洲八旗之制,编为八个蒙古旗,正式确立了蒙古八旗制。成为一支直辖于皇太极本人、地位仅次于满洲八旗的军事力量。

天聪五年(1631),实行“分屯别居”政策之后,皇太极将从各庄屯中拨出的汉人丁壮单独编为一军,掌握火炮、鸟枪等火器,称为乌真超哈,即重兵。后来,俘获和投降的汉人不断增加,汉军的编制也随之不断扩充,由左、右两翼而四旗,到崇德七年(1642),更增为八旗,是为汉军八旗。

这样,清国的兵力就由努尔哈赤时的八旗扩编为二十四旗,兵力大大增强了。

2.规范编制,强化管理。兵员增加,必然要强管理,向规范化和细化方向发展。像原来军队没有专门称号,都是称某将领之兵,天聪八年(1634),将各军“分辨名色,永为定制。随固山额真行营马兵,名为骑兵,步兵为步兵,护军哨兵为前锋,驻守盛京炮兵为守兵,闲驻兵为援兵,外城守兵为守边兵。”名称统一编制,当然方便和强化了管理。

在健全军队组织形式的同时,皇太极还申明法令以严明纪律,制定了八旗临阵赏罚令等法令,并严格贯彻执行。

3.适时进行战略战术调整:主要表现在对明作战上,变正面强攻为迂回削弱。努尔哈赤征战疆场四十余年,几乎无往不胜,直到晚年,在宁远被袁崇焕打败。皇太极即位,为报仇雪恨,再次倾全力进攻宁远,不想也败在袁崇焕手下。面对强劲敌手,他立刻冷静地调整战术,放弃在山海关外正面战场上和明军的较量,而实行新的迂回削弱战术,多次取道长城口奔袭内地,不断损耗明朝的兵力和财力,使明朝国势日益衰微,而他所统治的清国却越来越强大。事实证明他的战略调整是正确的。

                                           重视教育   进行文化改革

教育、文化改革是皇太极进行的第四项改革。

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是检验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尺,新兴政治势力要发展,要强盛,断不能不进行文化建设。努尔哈赤初创后金,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戎马倥偬,着力毕竟有限。皇太极当政,后金国家发展了,控制地域不断扩大,统治人民不断增加,国事日繁,进行文化方面的改革,增强文化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成必然之势。皇太极主要做了以下努力:

1.改进满文。女真人开始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努尔哈赤举兵后。出于政治、军事活动的需要,借用蒙古字母创制了满文,称为老满文。但它不够完善,存在字母“上下雷同”、不易辨认的缺点,皇太极下令进行改进,于天聪六年(1632)命达海将字母加圈点,以便于分辨,成为新满文,方便了文化交流。

2.实行科举,选拔人才。马上可以打天下,却不能治天下。治理国家,发展事业,文化教育必不可少。满族人靠征战崛起,官员队伍中十分缺乏文学才识之士,皇太极为了克服这种缺憾,选用人才,也仿效中原王朝科举制度开科取士。天聪三年(1629)第一次科举,三百人中有二百人中试,全是努尔哈赤时沦陷为奴的汉族士人,天聪八(1634)三月第二次科举,取中二百二十八名。四月初试满、汉举人,取中十六名。这是提高后金官员的文化素质的有效举措。

3.倡导学史读书,培养官员明理向学。皇太极本人十分重视读书学习,特别是喜欢读史,史书记载他“乐观古来典籍”,除了遵照父汗的教诲喜欢阅读《三国志》之外,还广泛涉猎正史、野史,甚至稗史他都读过,并加以品评,论其优劣。天聪九年(1635),他吩咐文馆翻译宋、辽、金、元四史,指示史臣不必全译,只摘取其中有关治道的四方面内容汇纂翻译成书:一是“勤于求治而国柞昌隆”的事例;二是倒行逆施而导致政权垮台的事例;三是用兵作战的方略;四是忠臣良将及乱国之奸的事例。他指出那些野史所载虚妄之语都不要翻译。显然,他读史是为了“资治”。四史之外,他还令达海翻译了《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和部分翻译了《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大乘经》等多部汉文典籍。

皇太极不仅自己重视学习历史,而且也喜欢讲史,以历史经验教育王公大臣们。他不止一次对将领们讲述战国时的名将吴起亲自为士卒吮疮的故事,教育大家一定要爱惜士卒。崇德元年(1636)九月的一天,他又引用了稗史上的一个忘恩负义的故事教育阿济格等将领要爱惜士卒。一个冬日,他在凤凰楼上把王爷、贝勒和大臣们召集到一起,令弘文馆大臣给他们读《金史·金世宗传》,然后,他发表讲话,强调应当学习金世宗的治国经验。他给大家讲述姜太公忠心辅佐周文王和武王的故事,勉励大家效法,忠诚为国。崇德六年(1641年)四月的一天,他把内院的大臣们召到清宁宫,读《元史》,以承相伯颜进谏忽必烈及时出兵,一举灭亡南宋的故事教育率兵围攻锦州不尽力的将领们。这样的事例还有,这里不一一列举。

他不仅读史、重史、讲史,而且尊重史官履行职责,坚持修史的严肃性。有一次,他来到文馆,走进巴克什库尔缠的办公室,见库尔缠在写书,就问:所修何书?库尔缠回答说:“记注上所行事”。皇太极说:“此史臣之事,不宜观。”便连忙退出了。可见他对历史真是很重视的。

皇太极懂得人要读书才能明理的道理,针对满族人尚武轻文、认为读书无用的习俗,大力倡导读书。在后金将士中间流行一种说法:“虽不读书,亦未尝误事。”皇太极批驳了这种错误思想,用事实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他教育满洲贵族说,昔年永平、遵化、迁安等城相继弃守,就是由于阿敏等人“未尝学问,不明理义之故”。而大凌河城被围四个多月,人皆相食,还能死守;而锦州、松山、杏山在援兵尽败、凌河已降的绝望形势下仍然坚守不降,正是因为明军将领读书明理,所以誓死为朝廷尽忠。

他不仅讲道理来教育、启发将士们,而且规定制度来强制约束大家读书。天聪五年(1631)他就下令:“自今凡子弟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者俱令读书,”⑱并且,规定如果谁不愿意让孩子读书,就不许谁“披甲出征”。当时对满族人来说,出征作战是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荣耀,所以,不许出征是一种很重的惩罚。皇太极就以这样的手段来强制贯彻他的文化改革方针,督促大家必须学习文化。

他也很尊崇汉族的儒家思想,曾派官员祭祀孔子。他通过这一举动既在汉族人面前作出一种姿态,也是在满族人中树立起一个文化偶像,是一种思想引导。

                                                     富于特色的改革成就

通过刚才谈到的四方面的改革内容可以看出,皇太极所进行的改革是全面的社会改革,极具特色,又成效显著。它的特色最突出的有这么三点:

1.“参汉酌金”:即参照汉族王朝的制度,同时也斟酌后金的社会实际和本来制度,二者兼顾创立新制度。他所进行的国体改革和政体改革,一方面仿效明朝的行政制度设立六部等一套行政机构,直接服务于皇帝本人。另一方面又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一满洲贵族决策机构,以稳固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还有蒙古衙门之设,完全出于处理蒙古事务的实际需要,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独创之举。如此“参汉酌金”,体现出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很好结合,这是改革成功的必备因素。

2.开放性:向外部世界的先进文化看齐,是皇太极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在古代,汉族文化一直是东方世界最有影响力、最具先进性的文化,尽管当时汉族是满族的敌人,但皇太极积极吸取其文化的先进因素,用以改造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明朝虽为敌国,他却认真研究它的制度,并引为借鉴,仿照明制改国体、行新政。而且,他还努力学习汉族统治者成功的思想统治经验,大力倡导学习汉文典籍,从中汲取有益的先进文化营养——忠义、仁爱等思想,以资治道。这些都充分显示出皇太极思想的开放性倾向。改革必须开放,开放才能有改革的成功,皇太极思想的开放性也是他改革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3.突出的政治改革:这一点体现出社会形态转型期改革的一大特色。社会形态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最后完成质变这一飞跃的阶段,政治改革是关键的、必需的。皇太极改革从政治改革入手,政治改革在全面社会改革中占突出地位,政治改革的成功保证了全面改革的推行与成效,达到国家富强的预期目的,客观上也就促成了满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

这些切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特色鲜明的改革当然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所以,皇太极改革是满族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改革。它的重大意义是:

1.造就了一个强盛的清国。这是改革的直接后果。皇太极即位时,后金汗国处于“事局未定”“邦家未固”⑲的不稳定状态,国内矛盾重重,“盗贼兴起”,经济困窘,衣食匾乏,外部又“四境逼处”21,孤立无援。经过十七年苦心经营、改革调整,绩效卓著。政治上皇权稳固,典章制度初步建立,秩序井然,社会安定。经济也有了明显的发展,“地广粮足,又以计令各处互市,文绣锦绮,今皆有之”。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以至明朝官员惊呼,昔日“后金不当我中国一大县,每临阵犹势相均,力相敌也。迄于今,而铸炮造药,十倍于我之神器矣,抢夺马匹器械,百倍于我之器械矣”。被包围的外部形势也有了彻底的改变。朝鲜和蒙古各部相继臣服,直至外兴安岭的东北全境 (黑龙江流域全境的瓦尔喀、索伦、虎尔哈各少数民族部落和外兴安岭以南的使鹿部等编八旗,称新满洲)也都归于治下,并设官管辖。不仅打破了包围,而且反使明朝处于东、北、西三面受敌的不利形势之下。正是改革为满族主中原”从各个方面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当改革之初,参将宁完我说:“庶日后得了蛮子地方,不至于手忙脚乱。”确实如此,行政机构的设立,典章制度的制定,虽然粗疏简陋,却达到了“渐就中国之制”的目的,一年后清军进占北京,接替明廷成为全国的主宰时,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职守,都能一仍旧制,驾轻就熟,顺利接轨。

2.成就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最后形成。努尔哈赤及其先世是女真人,起兵后,先统一了女真本民族的大部分部落,势力达到黑龙江下游地区。皇太极继续统一了中、上游地区的其余女真部落及使鹿、使犬等部少数民族,使其都成为后金国的子民。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宣布:“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22这就是新的民族共同体最后形成的标志,名称满洲,后来称为满族。这是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

3 完成了满族社会形态的转型。努尔哈赤、皇太极生活的16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前半叶是女真民族飞跃发展的时期,百年间,社会由原始氏族制末期急速迈进封建制的门槛,这期间社会形态两次转型的完成是由父子两代人推行改革分别促成的。尽管学术界对两次转型的具体内涵意见不尽一致,但对父子二人推行改革及其促进社会转型的意义都是肯定的。如果不是皇太极效仿明朝的封建制度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满洲奴隶主贵族必然还会沿着老路走下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有的、已经落后的生产关系,当然是社会历史的一次大的进步。这也是皇太极对满族历史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把这三方面意义总括起来,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即因果连续性来认识,应该看到,皇太极的改革是造就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辉煌——康乾盛世的背景条件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无疾而终”

正当皇太极对主中原”的夙愿即将实现满怀信心之时,才五十二岁的他却猝然离世。关于他的死,《清实录》有明确记载: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晚上亥时,即九、十点钟时候,皇太极在清宁宫南炕上“端坐而崩”23。因是突然死亡,所以,史书称他“无疾而终”。笔者认为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不仅死前一天,而且一段时间内,他都正常处理政务,毫无病痛迹象。说不对,是从他死前几年内有关健康状况的记载看,他曾多次患病:崇德五年(1640 ),“圣躬违和”,就是皇上生病了,曾到安山温泉疗养;六年,患鼻;七年十月,“圣躬违和”,实行大赦,显然病得不轻;十二月,又一次“圣躬违和”,以至于停止出猎,返回宫中;此后,八年正月、三月、四月,连续发病。把这些情况和四个月后去世联系起来,可见就不是“无疾而终”了。有人从现代医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结合当时他曾向朝鲜问医,求取竹沥这味药的情况,认为他是患风眩症,很可能是中风猝死。现代医学证明,人是不可能无疾而终的,对皇太极所患病症的分析当有一定道理。

                

                                                     安葬清太宗皇太极的沈阳昭陵全景图

                          

                                                                         沈阳昭陵石牌楼

至于有的电视剧渲染皇太极死得离奇,是多尔衮怒斥他“夺位而立”,将他气得吐血而死,这只能说是文艺作品的虚构情节。前面已经说过,关于多尔衮说他“夺位而立”的话是经不起考证的,是不能成立的说法。而且,《清实录》关于皇太极之死的记载,时间、地点、情况都很具体,没有什么破绽会使人产生疑问。再考察他的健康情况,联系起来看,他的死也顺乎常规。更何况史书中还明确载,皇太极对多尔衮这个小弟一直很关照,很器重,是倚为膀臂的。正因为如此,多尔衮对皇太极这个皇兄也很尊重,一向表现积极,两人从未发生龃龋,关系甚好,如电视剧中两人发生激烈冲突的情节似不可能有。所以,笔者认为皇太极还是病死的。

东北大地古称辽海,这里的河风海浪淘尽多少英雄!引领满族改革奋进的皇太极在古老的辽海大地上栉风沐雨的雄姿早已远去 ,他挥剑长啸的豪情壮志也已成为历史的呼唤,但他改革奋进的精神不仅为满族,也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注释

①《清太宗实录》卷一,第3页。

②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8册,第3145页。

③《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三,天命六年三月十四日。

④《光海君日记》卷一六九,光海君十三年九月。

5李肯翊:《燃藜室记述》。

⑥《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四,天命七年三月初三日。

⑦《天聪朝臣工奏议·胡贡明五进狂瞽奏》。

⑧《清太宗实录》卷五,第3页。

⑨《清太宗实录》卷四十八,第11页。

⑩《清太宗实录》卷十 ,第36~38页。

⑪《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一,丁亥年。

⑫《清太宗实录》卷六十四,第8页。

13《清太宗实录》卷四十,第12页。

14《清太宗实录》卷一,第10页。

15 王先谦《东华录》卷一。

16《清太宗实录》卷十八,第34页。

17《清太宗实录》卷十八,第21页。

18《清太宗实录》卷十,第28~29页。

19《天聪朝臣工奏议·张弘谟等请乘时进取奏》。

20《满文老档》太祖朝卷五十八。

21 王先谦:《东华录》卷一。

22《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第29页。

23《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五,第41页。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信息!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