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爱新觉罗宗谱网!
登录会员注册



宗谱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宗谱新闻

故里 传说 雄主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09:15:11
发布人:gary
新闻内容:

肇洪斌/文

       五一节假日,我与同学一家前往抚顺新宾赫图阿拉老城探寻古迹,我自愿担任讲解员。赫图阿拉老城是一处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好地方。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用风水先生的话来说,是风水绝佳的上品之地。

       赫图阿拉(hetu ala),满语的意思是横着的山岗,赫图阿拉老城就坐落在山岗之上。清澈的苏子河流经山下,远处是茂密的丛林,山下是肥沃的土地,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牛羊遍地,旱涝保收,真乃藏龙卧虎之地,一代雄主老罕王——努尔哈赤就出生在这块土地上,亦绝非偶然


                            

                                                      清太祖努尔哈赤故居

       走进老罕王的故里,参观他的故居,一种崇敬之心,油然升起。这是典型的满族庭院,正房是三间坐北朝南的砖瓦房,东边跨院是坐北朝南的三间泥䓍房。烟筒砌在房山之外,是从地上单独垒起来的,几乎与房子等高。屋内砌有南、西、北大半圈火炕,俗称万字炕,西炕墙上有格板,上设香盘等物,用来祭祀祖先。格板下边摆有一溜漆画箱子,上有掸瓶,梳妆匣等生活用品,南炕幔杆子上挂有一个悠车,是放孩子用的。东西屋住人,中间屋是伙房,烧大锅,墙上挂有笸箩、簸箕、大斗等物件,东边那间泥巴草房中屋还有磨盘,可以自己做豆腐。窗户是木头格子,窗户纸糊在外边。房子的特点正像顺口溜说的那样:“关东城,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十七、八的姑娘叼个大烟袋”。

                                   清太祖努尔哈赤故居具有满族特色的南北万字炕

       此外,小院内还有牲口圈、粮垛,柴禾垛等,这是一个殷实的庄户人家。

       在正房的东南方向院子内还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叫“索罗杆子”,说起索罗杆子,那是大有来历的。它是有关老罕王系列传说中唯一的物证。

       据说,老罕王年轻的时候,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当茶童,老罕王长得一表人才,身材高大,白净面皮,聪明伶俐,性格好,会办事,深得李总兵一家的喜爱(《太祖实录》)。

       一天,李总兵得到朝廷密旨,说东北方向,天象异常,将有真龙天子出现,此人脚上有七颗红痦子,一定要捉拿归案,解到京城。李总兵暗中查找此人,发誓一定要找到他,以立大功。晚上小茶童继续伺候李总兵洗脚,李总兵跟茶童唠嗑说,我之所以能当上总兵,是因为脚心上长了七颗黑痦子,是富贵之相。茶童说,大人,我的脚心也有七个红点,不知是什么命,李总兵一看,大吃一惊,这不就是朝廷查找的“要犯”吗,但他不动声色,等明天天亮时再捉人。休息时,李总兵将此事告诉了他的爱妾。爱妾不忍心小茶童遭此厄运,决定在半夜的时候救他。到了下半夜,李总兵的爱妾偷了一匹大青马,把事情告诉了小茶童,让他赶紧逃命去吧。第二天,李总兵发现小茶童不见了,赶紧发兵去追。

       却说老罕王跑了半宿,人困马乏,就躺在一个树洞里睡着了。追兵过来了,望着满树的乌鸦,料到这儿肯定没人,否则早就惊动它们了,于是打马到别处去找了。老罕王继续向家乡方向逃跑,到了一处长满芦苇的荒甸子,这时大青马早已累死了,自己再也走不动了,瘫倒在芦苇丛中。追兵过来搜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到,于是放火烧荒,然后收兵回营邀功请赏去了。

       老罕王正在昏睡,被浓烟大火呛醒了,只见四周熊熊大火,而自己周边却湿漉漉的没有着火,一只黄狗浑身湿透,刚从水坑跑来,不久就躺在地上死了,是黄狗又一次救了老罕王的命。后来老罕王发誓:“今后子孙万代,永远不吃狗肉,不穿狗皮。”这就是满族忌吃狗肉、忌穿狗皮的由来。(《清开国方略》、《满族简史》)

                                                                 义犬救主

       后来,老罕王逃进山里,经过种种艰难险阻,拉起队伍,统一了满族部落,起兵反明,成为一代雄主。

       为了感谢乌鸦的救主之恩,老罕王在自己故里的院子当中竖起了高高的杆子,上边有一个木盘,每天在里边放上粮食,动物杂碎等食物,来喂食乌鸦,这也成为满族的一种风俗,一直延续下来。现在沈阳故宫的清宁宫、北京故宫的坤宁宫,在庭院里的东南角仍然能看到这个索罗杆子,这也佐证了这个古老传说的真实性。

                                     

                                                                       索罗杆子

       有关老罕王的传说神秘而古老,他是满族人的骄傲,关于他的故事,在满族中自然是家喻户晓,代代相传,津津乐道的。不仅如此,老罕王的传说在全国范围内也是老幼皆知的,老罕王也成为许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历史研究的重要人物,可以说老罕王的故事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了。

       确实,老罕王不同于一般的农夫、渔夫,他志向远大,有雄才大略。在他的八旗将领中,最初他们只知道对明朝边境进行骚扰,抢掠,然后回来分争财物,这与土匪没什么两样。而老罕王虽然是农民出身,年轻的时候只知道种地,打渔、到山上打猎、挖棒槌,但是在他的心中却有统一部落的雄心壮志,并且付诸实现。经过多年的战争,他征服了海西女真,即: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四部,又统一了野人女真,即东海女真。又与蒙古科尔沁联姻,联合了蒙古各部,然后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建立了后金政权。又以“七大恨”誓师,公开与明朝分庭抗礼,开始了推翻明朝的战争。

       在队伍不断壮大的时候,老罕王建立了八旗制度,组建了一支能征惯战的钢铁队伍。又创建了满族文字,这为满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老罕王定都沈阳,使后金政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也使他的人生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位于赫图阿拉老城的清太祖努尔哈赤雕像

       漫步在赫图阿拉老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透着质朴,充满了生活气息。假如没有后来惊心动魄的厮杀,这里的山山水水足以过活,这里的粮食物产、山珍野味,足以使人们过上世外桃源的安逸生活。但是在历史长河中是没有假如的。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人民的生存不能得到保障。即便是有一定势力的老罕王努尔哈赤家族,也不能幸免。明朝为了加强对于少数民族的统治,扶持了满族人尼堪外兰作“建州主”,他对于势力较大的老罕王一家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因此,在一次满族的内部斗争中,老罕王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遭到杀害。这就引起了老罕王的愤怒,他发誓要报仇雪恨,从此以赫图阿拉为立脚点,开启了统一女真满族部落的斗争,后来发展到与明朝的斗争,所以,在安逸的背后,是惊心动魄的斗争,你不打我,我就打你,没有永久的和平,就是人类的历史。

       在与明朝进行了萨尔浒大战之后,老罕王挟胜者之气势,先后功占了抚顺、铁岭、开原、沈阳、辽阳、北镇等诸多城池,并定都于辽阳,命名为东京,但4年后,老罕王以战略家独特的眼光又描准了沈阳,力排众议将沈阳确定为都城。老罕王确实不同凡响,一介山野村夫,领导他的族人,统一了满族部落,降服了蒙古各股势力,创建八旗军队,创建文字,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不断改革旧俗,老罕王用他的雄才大略,通过东征西讨,击败各个对手,终于成为一代雄主,最后建立了后金政权。当将领们考虑的是如何多分财产的时候,老罕王考虑的却更加长远,他将目标对准了明朝政权,并制定了长期战略。最终,在老罕王及其后代的努力下,一代新王朝出现了,并延续了近三百年,历史的奥秘真是难以诉说。

                                                    赫图阿拉老城

       又一次来到了赫图阿拉老城游览,望着芸芸众生,不禁感慨万分,赫图阿拉老城已经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游人越来越多了。我自己也已经来过数次了,每来一次都有新的感想,这一次仍然如此,对于老罕王历史的回顾与巡礼,我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遂赋诗一首,诗云:

七律·罕王故里行

苏子河清沃野平,赫图山上鹿獐声。

起兵遗甲服蛮部,纵马八旗斗古城。

一战驱明分抗礼,两迁建制定都名。

走出草莽趋高远,立意称王万世惊,

肇洪斌  文 (作者简介:肇洪斌/恒字辈,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十三世孙,镶蓝旗,教授级高级级高级会计师)

草于蒲香居 2023.05.14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

匿名用户

做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子孙,有时间一定去赫图阿拉老城去看看。
2023-05-14 16:37

匿名用户

我去过确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2023-05-14 18:11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