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爱新觉罗宗谱网!
登录会员注册



宗谱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宗谱研究

清代玉牒形制概述(一)

本文发布于:2021-11-24 08:24:35
发布人:gary
新闻内容:

清代玉牒形制概述(一)

转载:原创 孙丹 张佳爱 皇史宬 9月29日

皇族的族谱称为玉牒,起源于唐代,是系统记载家族世系人物及相关信息的历史文献。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仅清代玉牒保存至今。清代玉牒可分为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记载了自显祖皇帝以下子孙及各宗族名谱,内容包括生育、婚嫁、继嗣、封爵、受职、升迁、降格及死亡等详细情况,装帧精美,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

玉牒由宗人府所属玉牒馆专门负责纂修,每逢纂修之年由钦天监挑选吉日开馆,宗人府、内阁、礼部、翰林院等派提调官、满汉纂修官、满汉誊录官、收掌官笔帖式、供事官、侍读、书吏等若干,此外还有纸匠、装订匠、界划匠等匠役,皇帝钦派大学士充任总裁,督率吏员纂修,修成后闭馆。玉牒每十年一修,三年内修成,自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改为一年内修成。至1921年溥仪小朝廷时期最后一次纂修,清代共修玉牒28次。

纂修玉牒时,以宗人府所藏上届玉牒副本作为底本,粘签涂改,夹签标记,分页编号,缮写誊录,经严格审核、抄录、校对,确认无误后呈给皇帝审阅。待此次纂修玉牒新书告成后,要将所有散页归齐装于封套交宗人府于黄柜尊藏,不能随意丢放。玉牒馆虽为临时机构,但纂修玉牒有清晰的工作流程、严格的审核措施和完善的归档制度。

“恭缮”玉牒用料讲究、耗费巨大,每届玉牒纂修需向户部申领缮写工具笔墨纸砚等。玉牒主要采用白鹿纸和金线榜纸,其次还有镜面高丽纸、抬连纸、大西毛头纸、黄榜纸、红榜纸、白榜纸、西呈文纸等。

为了避免纸张随意支取与无度浪费,用纸采取“岁有定额,按数支领”的原则。每届玉牒馆开馆首次申领纸张都按上届支领数量申领,纂修期间根据需求续领,直到玉牒修成时核算领纸数量和使用数量,剩余纸张交还户部核销。玉牒书写、界划使用紫毫笔、湖笔、纯毫笔、大红袍画笔等,采用徽墨、硃墨,配以紫石砚台,此外还需银硃、广胶、螣黄等。

档案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纂修玉牒采买物料费用:“采买泾县榜纸共二十五万五千张,每张银二钱八分,共合银七万一千四百两” “紫石砚台五百二十方,每块银一钱,共合银五十二两”“紫毫笔六千五百支,每支银一钱,共合银六百五十两”“大红袍画笔五千三百支,每支银一钱,共合银五百三十两”“徽墨五百二十觔,每觔银一两五钱,共合银七百八十两”,仅笔墨纸砚合银73412两。同年秋季顺天府粟米每石价银约2两,此项银钱可购置36706石粟米,相当于503.6万斤,可见耗费之巨。

不仅玉牒制做所用物料讲究,纂修官缮写时所用家具、工具等也都有定式,届时向工部领取,如:金漆八仙桌、紫漆矮八仙桌、紫漆扤子、紫漆板凳、界划大案、黄案红案、案子布套、夹板等,还有黄红大油柜、黄红大箱子,配铜锁铜钥,尊放缮写好的玉牒以及装订时所用的绒线、封面绫子、红黄云缎包袱等。

玉牒内容由吏员编纂,而书写、界划、校对等“恭缮”工序由相应工匠完成,每届按照增添篇页的数量“以人计字以日记工”。

光绪二十三年:“恭缮帝系清字汉字大档,列祖子孙黄红正副大男女直档共九万九千六百二十四页,计字九千九百六十二万四千个,每千字工价银二钱八分共合银二万七千八百九十四两七钱二分”“恭缮列祖子孙黄红正副大小横档,统共六万一千四百四十九页,每页工价银九分,共合银五千五百三十两零四钱一分”“恭校帝系牒序并黄红男女大小正副直档横档,统共二十二万六千四百七十二页,每百页校对修補银八钱五分,恭校二次共合银三千八百五十两零三分”“界划大小直横各档界划匠,每工发给实银一钱界划大档纸十页,小档纸三十页折大档纸十页,共大小档纸七万六千一百九十八工,共合工价银七千六百一十九两八钱”。

此处界划大档纸、小档纸即为现存大、小玉牒所用,大档纸长85到90厘米、宽45到50厘米,小档纸长30到53厘米、宽22到32厘米,大档纸幅面约为小档纸3倍。“恭缮大档工银”约为“大小横档工银”的3倍,而界划与校对工银相差不多。“恭缮”工序依据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定价,工匠则按劳取酬。

光绪二十三年纂修玉牒,仅采买泾县榜纸一项耗银71400两,泾县榜纸幅面大,其造纸原料、生产环境及工艺等都有严苛的要求,价格也最为昂贵,而笔、墨、砚合银约2000两,与纸相比开支不大。同年“恭缮”工价银共计44895两,与物料价银对比,工匠的收入比较丰厚。天潢繁衍宗支绵延,每届纂修玉牒篇页逐次递增,所需物料、工匠、银钱等也随之递增。

清代皇室不仅重视玉牒纂修,也很重视后续的保存和转运。大玉牒正本共两份,分别尊放于皇史宬和盛京敬典阁;小玉牒正本一份,尊放于乾清宫;另有大小玉牒副本及备查本,存于宗人府档房。嘉庆十二年因皇史宬修缮曾将保存在皇史宬的大玉牒正本移至景山寿皇殿存置。

清早期玉牒存放于黄红插盖箱内,箱子根据当年纂修玉牒增加篇页逐年加高几寸。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插盖箱高度已达1丈1尺有余,若再加高箱盖将难以开启,所以改箱为柜,即为龙柜,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龙柜随玉牒纂修同期赶制,需工部派员“照式查明绘图,开写尺寸、做法”,经玉牒馆查核“是否合式”、确认“照式成造”后才能制做。保存至今的龙柜样式统一,尺寸略有不同,应为玉牒馆根据当年纂修体量定制尺寸。

以乾隆三十二年为例,“成造黄红大柜各二座,各高七尺、宽五尺、进深三尺二寸,鱼胶合角、斗尖顶底、连替三层、杉木成造,四面顶板、柜身俱雕戗流云,新填红黄飞金、镀金锁匙什件,外面明黄漆什二座、里面明黄油什,外面硃红漆什二座、里面硃红油什,正面中柱刻清汉字”,所造龙柜的式样、尺寸、做法、配件等细节记录明晰。

大玉牒运往盛京所需行李箱由内务府造办,因玉牒书高体重且篇页逐次增多,需先派人到玉牒馆丈量尺寸而后定制。运送时,每只行李箱内玉牒用黄棉榜纸一层包好,再用棉花裹住、将黄包袱裹紧,外用纺丝油单一层,最后用布油单一层总体包好,周围夹缝用棉花填塞。仅运送一届玉牒需用黄棉榜纸500张、棉花500斤。

除了为玉牒提供良好的保存环境和装具,清代还设有玉牒日常维护定例。

乾清宫尊藏玉牒,每间隔一年四月都要搬出抖晾,以防止潮湿霉烂和虫蛀的现象发生。抖晾玉牒由钦天监则吉日,内务府则照例先行准备黄案,确定日期后先知照敬事房、批本处,由军机处奏派满汉文职大臣各2名率批本处各员及乾清宫总管首领太监等于辰时开始抖晾。抖晾完毕后,查验无虫蛀当即归架,若有虫蛀需先行修补后再归架。

如嘉庆二年(1797年)抖晾期间发现,玉牒第三套汉文黄绫本第一册绫面书签上角、第七套汉文红绫本第一册绫面书签上角及第八册后幅绫面下角,略微有虫蛀,即奏请上交懋勤殿修补完毕后再行按次归架。稍有虫蛀便立即修补,可见皇室对玉牒的重视,也体现出当时就有了防微杜渐的保护意识。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信息!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