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宗谱
首页 八旗介绍 宗谱新闻 宗谱查询 联系我们

姓氏名人

金诚(焘)

金诚(焘)图照片
本文发布于:2025-08-17 08:48:46
发布人:gary
版权:爱新觉罗宗谱网
人物介绍:

拙斋金诚传:笔墨丹青里的皇城文脉守护者

家世与早年

金诚(1946年1月13日—2025年5月22日),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世孙,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后裔,属宗室焘字辈。生于北平西城,自幼浸润诗书礼乐。其家族虽历时代更迭,却以文化守灯人自居,家藏典籍与书画真迹成为他最初的启蒙。高考时本志在文史,却因机缘入读园林学校,自此与古都山水结缘。他笑称此乃天意,却以勤勉回应命运——在职攻读北师大古典文学专业,双修技艺与文心。

园林匠心:雕琢古都的绿色史书

作为资深园林工程师,金诚主持西城区园林规划,留下两大标志性功绩:

1. 月坛石榴盛景:任月坛公园园长时,亲赴陕西临潼遴选千株石榴树苗,押运回京栽植。经年培育,盛夏万花火红,秋日硕果压枝,成就京城赏景胜地,市民称其金公石榴园。

2. 古树文脉抢救:主编《西城区园林志》《北京古树名木》,系统梳理皇家园林遗存。他提出古树即活档案,推动将散落的王府古柏、胡同老槐纳入文物名录,为城市留存呼吸的史册。

文史守护:钩沉王府烟云

退休后,金诚投身文史战场,成为西城文化地标性人物:

* 学术深耕:出版《王府寻踪》《西城王府文化丛谈》等十余部著作,考证曹雪芹园林美学思想,还原清代王府建制变迁。他常言,瓦砾之下有正史未载的体温。

* 平台筑基:任《西城文苑》主编、西城文史学会代会长期间,策划文渊艺海工程,组织60位学者为60位民国西城文化名人立传,抢救口述史资料200余万字。

* 跨界传承:倡建“曼珠精舍”诗社,凝聚宗室后裔以诗词续写家族记忆;更以御膳文化复兴顾问身份,挖掘清宫饮食文献,串联礼乐与民俗。

诗书双璧:颜骨苏韵写春秋

书法:师承欧阳中石,得沈鹏、范扬指点。书风以颜体为基,融苏轼之洒脱、何绍基之奇崛,自成一格。作品入选世界满族书画大展,展于欧美、日港台,被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珍藏。他为辽宁新宾题写的“旗袍故里”石刻,已成满族文化地标。

诗词:临终前仍修订诗稿,存世数百首。五言古诗尤称绝唱,如《病中怀友》:夜雨叩窗急,犹疑故人来,质朴中见深挚。学界评其诗“直追汉魏风骨,以白话写透世情”。

性情风骨:宗室圈中的第一可交之人

学者冯其利誉其为“宗室后裔中第一可交之人”,因其兼具三重魅力:

* 朗澈如光:家中常设雅集,松竹下品茗论艺,高朋满座,笑语穿庭。病榻上仍以诗寄友,至情至性。

* 耿介似剑:容不得虚假伪善,议事时直言“如澄澈见底”。某次学术争论中,他掷笔疾书: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满座肃然。

* 凝聚若桥:虽辈分不高,却凭学识人望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纽带。载涛贝勒之子溥仕、顺承郡王后裔金嘉鹏等百余名宗亲齐聚其葬礼,泣别“最后的文化摆渡人”。

星逝与不朽

2025年5月22日凌晨,金诚病逝于北京普仁医院,享年79岁。遗体告别仪式上,八宝山竹厅挽联如海,清史学家李治亭、溥仕三代宗亲扶柩送行。爱新觉罗宗谱网编辑部敬献了花圈,爱新觉罗宗谱网讣告称:“此去,满族失一炬火,皇城黯半阙文光。”

赞曰:

笔纳千秋月,魂系四时春;

王孙化青简,文脉亘古新。

附:金诚先生(焘)世系表

一世祖-長子-努爾哈赤(淸太祖)生有十六子

二世祖-皇次子-代善(和碩禮烈親王)生有八子

三世祖-三子-薩哈璘(和碩穎毅親王)生有三子

四世祖-次子-勒克德渾(多羅順承恭惠郡王)生有四子

五世祖-三子-諾羅布(多羅順承忠郡王)生有七子

六世祖-三子-濟蘭太(護軍叅領)生有三子

七世祖-次子-豐泰 生有二子

八世祖-次子-富克精阿 生有二子

九世祖-次子-圖爾賓(七品筆帖式)生有二子

十世祖-次子-英流(承繼子)生有六子

十一世-次子-裕懐 生有二子

十二世-次子-穆凌阿(治宜正) 生有二子

十三世-長子-淸安 生有三子

十四世-長子-榮勳(金致中)(北京)生有三子

十五世-長子-金诚(北京)


爱新觉罗宗亲合影


爱新觉罗宗谱网清史顾问李治亭老师与爱新觉罗宗亲在一起


宗亲合影


金诚先生(焘)在创作书法作品


金诚先生(焘)书法作品


金诚先生(焘)书法作品


金诚先生(焘)书法作品

撰稿:恒毅

爱新觉罗宗谱网编辑部

2025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