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宗谱
首页 八旗介绍 宗谱新闻 宗谱查询 联系我们

宗谱研究

沈阳往事-由三王坟所想和一些考证

本文发布于:2025-03-18 08:18:42
发布人:gary
版权:爱新觉罗宗谱网
新闻内容:

原创 红色木乃伊

      前段时间,写过沈阳的一些地方,莲花寺和万柳塘。翻找那些老照片,突然看到那附近一些地名,不知道是何含义。三王坟,十王坟,还有青王坟(另个地图记载是亲王坟),这三个地方困扰我好久。

                                

 不知道从何下手,看名字应该是谁的坟墓,我也不知道会是谁的墓。

      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三王坟,有了一些发现。本溪有个三王坟,那是萨哈廉的墓。

 

 萨哈廉被称为“三王”,可能是因为他是代善的第三个儿子,且在清朝初期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与父亲代善、哥哥岳托一起,使代善家族形成了一门三王的显赫局面。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在清朝历史上地位显赫。岳托是代善的长子,能力很强,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萨哈廉作为代善的第三子,也积极参与政事,拥戴皇太极继承汗位,在清朝初年开拓疆域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皇太极称帝后,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岳托被封为多罗克勤郡王,萨哈廉被追封和硕颖亲王,一门之中三位王爵,所以萨哈廉可能因此被称为“三王”。
       不过,在清朝官方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称萨哈廉为“三王”的记载,“三王”这种称呼可能更多是在民间或家族内部流传。

       关于萨哈廉墓的记载,网络上都是一致的说法。

       萨哈廉墓,俗称三王坟,位于辽宁本溪太子河南岸。萨哈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第三子,为人“明达聪敏,通晓满汉文字”,天聪五年设六部,他被任命为礼部主管,掌管国家礼制大权,后被封为和硕颖亲王。
       该墓为青砖灌石灰砌成,墓北向,后为土岗,长约二里,形如卧蚕,岗上树木茂密 。墓前有碑高丈余,碑质为大理石,上雕蟠龙,刻工极细,碑正面镌满汉两种文字,该碑最初立于新宾或沈阳,后迁至本溪太子河南岸。

 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修建安奉铁路,将萨哈廉碑迁至今明山区群建街小山上,1997年,此地开发建楼,碑又三迁至平顶山碑林。

 

         追封和硕颖亲王谥毅萨哈廉碑文 

 

        自古帝王创业垂统。必懋建本枝。以作藩屏。故生隆显爵。殁锡丰碑。亲亲贤贤。典甚重也。尔萨哈廉贝勒。负姿忠亮。中外所推。肤功屡建。甲胄躬擐。努力行间。职司邦礼,尽心典则,益著寅清,洵百代所当瞻仰者也。拟封多罗郡王。忽焉长逝。太宗文皇。眷尔勋劳,追封为和硕颖亲王。以示隆眷。于康熙二年。特赐卹典。敕建丰碑。朕今追念前徽。加谥曰毅重勒贞珉。用垂不朽。以示敦睦懿亲之意云尔。康熙十一年八月初一日。

       自古以来,帝王开创基业并将帝业传承下去,必定要大力扶植皇室宗亲,让他们作为国家的屏障。所以,这些宗亲在世时享有崇高显要的爵位,去世后赐予高大的丰碑,亲近亲族、尊崇贤能,这是极为重要的典制。

      你萨哈廉贝勒,天赋忠诚正直的品性,受到朝廷内外的一致推崇。多次立下卓越的功劳,亲自穿上铠甲,在战场上奋勇拼搏。担任掌管国家礼仪的职务,尽心尽力地遵循典章制度,更加彰显出恭敬清正的品德,实在是世世代代都应当敬仰的人物。原本打算册封你为多罗郡王,却突然离世。太宗文皇帝顾念你的功劳,追封你为和硕颖亲王,以此来表示深厚的恩宠。在康熙二年,特别赐予丧葬抚恤的恩典,下诏修建高大的丰碑。我如今追思你往昔的美好品德,给你追加谥号为“毅”,重新刻写在石碑上,让你的功绩和品德永远流传,不致磨灭,以此来表达我对皇室亲族和睦厚待的心意。

康熙十一年八月初一日

      到此我应该有点死心了,坟在本溪,以前有说在新宾,也有说沈阳。不知道出处在哪里?

      但是我笨理一想,也不对啊,他在沈阳,为啥要埋在新宾呢?皇太极和他关系也是很好的,因为他支持过皇太极。那也不应该埋那么远吧?

      后来看到《兴京县志》,记载就是他埋葬在了新宾。

 

 颖亲王墓按盛京通志初在兴京城东南五里后遷太子河南平定山下。

       颖亲王的坟墓,根据《盛京通志》的记载,最开始是在兴京城东南方向五里远的地方,后来又迁移到了太子河以南的平定山的山脚下。

      如此看来,我应该是彻底死心了,县志就是这样记载的。不过后来一想,还应该查到底,县志说的是《盛京通志》,那么就按《盛京通志》记载寻找。

     后来翻阅《盛京通志》,确实有了新发现。首先是康熙时期的《盛京通志》,记载如下。

 

颖亲王萨哈廉墓谥曰毅在城东南五里。

     颖亲王萨哈廉的陵墓(所在之处),(萨哈廉)被赐予的谥号为“毅”,(陵墓)在城的东南方向五里远的地方 。

     康熙时期记载如此,这里的城东南,不是兴京,而是盛京。心里有了一种猜测,会不会是《兴京县志》弄错了?康熙时期的碑,也是那个时候刻的。

     咸丰时期的《盛京通志》,记载有了新变化,说明了他的墓,已经在本溪平顶山了。

 

 

颖亲王萨哈廉墓,谥曰毅旧在城东南五里今遷太子河南平顶山下。

     颖亲王萨哈廉的陵墓,(萨哈廉)谥号为“毅”。以前陵墓在城的东南方向五里远的地方,如今迁移到了太子河以南的平顶山下。

     如此看来,我有了一种猜测。他的坟墓开始葬在了盛京,今天沈阳城东南五里处。后来不知道何种原因,迁到了本溪。他的坟墓,或许和新宾并没有关系,《兴京县志》所记载,是作者,可能弄错了。

     地图上的三王坟位置,如果出大东门或者大南门,距离五里也差不多。

      如此看来,我心里有了一种大胆猜测,沈阳以前所谓的三王坟,可能就是萨哈廉墓的位置吧。

     上面只是我自己的猜测,因为从城内直线距离到三王坟,五里应该不够。

     请各位专家或者知情者指正。      

       引用资料《盛京通志》与《兴京县志》,《盛京通志》有康熙与咸丰两类。

爱新觉罗宗谱网转载

  2025年3月18日

 

 

 

 

网友评论我要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信息!

验证码

电脑端
注册
登录
联系我们